天美传媒在线,日韩国产天堂中文,九九夜夜操妹子,麻豆画精品传媒一区二区

四川黨史文獻網

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元市劍閣縣黨史和地方志事務中心多措并舉高質量推進紅色場館建設和利用

  近年來,廣元市劍閣縣黨史和地方志事務中心立足本土豐沃革命歷史資源,在紅色場館建設及高效利用上持續深耕,著力打造具有深刻教育意義與廣泛影響力的紅色文化陣地。

  系統謀劃,夯實紅色場館建設根基

  全面摸清家底。完成縣域革命遺址遺跡全面普查,系統梳理形成涵蓋100處重要紅色文化資源的詳實名錄庫。聚力要素保障。先后撰寫5篇資政專報呈送縣委政府主要領導,積極推動將紅色場館建設納入縣域發展規劃重點;聯動宣傳、文旅、退役軍人事務管理及鄉鎮黨委政府,通過爭取專項、地方自籌、社會捐贈等多渠道資金,建成劍門關紅星廣場、紅四方面軍馬鞍山紀念館等12處重點紅色場館,形成覆蓋全域的紅色教育基地矩陣。聯動部門提質。聯合宣傳、組織、文旅等重要部門,聚焦展陳提升、功能優化等關鍵環節,對紅軍攻克劍門關遺址紀念館等8個核心場館實施升級改造,實現展陳水平和教育功能質的躍升。

  深挖細研,筑牢紅色史料價值基石

  搶救史料原件。組織專業力量深入廣泛走訪老戰士、老黨員及其后代,系統開展革命文物、文獻檔案搶救性征集,累計收集原始史料及實物逾千件(套)。深研精神價值。重點圍繞紅軍在劍閣的戰斗歷程、蘇維埃政權建設、地下黨活動等史料進行梳理研究,編纂出版《中共劍閣縣地方史(第一卷)》《紅色劍門》等10余部專題文獻,為宣傳、弘揚長征精神、蘇區精神、抗戰精神等夯實學術支撐。嚴把史實關口。對所有場館新增展陳和改陳布展的大綱、解說詞和版式圖全覆蓋審核把關,累計校核史實細節323處,修訂完善展陳說明142項。

  精準定位,拓展紅色場館多維功能

  聯動縣委組織部、縣委黨校將紅軍攻克劍門關遺址紀念館、大蜀道廉潔文化基地等核心場館打造為黨員干部黨性教育主陣地,依托豐富史料與場景,開展瞻仰參觀、微黨課、重溫誓詞等主題活動1200余次,接待縣內外黨員干部共5萬余人次。聯合縣教育局組織全縣86所中小學組建紅色國防教育共同體,新建紅色研學營地,有機串聯紅軍行軍路線沿線紀念館,開展“紅色足跡”“長征路上學黨史”主題活動,累計4萬余名青少年參與沉浸式學習。攜手縣文廣旅體局整合縣域優質紅色場館資源,精心推出“紅軍血戰劍門關—十大政綱—“一九”兵變遺址—馬鞍山紅軍戰斗遺址—化林大寨”紅色旅游路線,年接待游客達12萬人次。

  (廣元市委黨史研究室、劍閣縣黨史和地方志事務中心)

責任編輯:四川黨史文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