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都市錦江區委黨史研究室“三圈三化”推動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出新出彩
近年來,成都市錦江區委黨史研究室立足基層實際,創新探索“紅色劇本+”黨史學習教育路徑,將本土黨史故事以年輕人熱衷的劇本情景演繹形式融入城市肌理,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從“單線式”向“沉浸式”、從“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深刻轉變,實現教育質效雙提升。
思維破圈,鮮活敘事活化黨史資源
聚焦“本土化敘事”與“年輕化表達”雙重突破,深挖李劼人故居紀念館、菱窠“愛國奉獻”主題公園等本土紅色資源,聯合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社區黨員組建“紅色劇本工坊”,創作《烽起錦江》《信》等15部紅色劇本,將“保路運動”“實業救國”等重大歷史事件拆解轉化為可互動的故事主線,在《菱窠傳家錄》等劇本中融入本地民俗、方言,吸引鼓勵黨員群眾參與講述“家門口的黨史故事”。
資源融圈,實景呈現深化沉浸體驗
聚焦“空間聯動”與“數字賦能”雙輪驅動,以菱窠故居為中心點,統籌東門市井、劼人公園等文化陣地打造開放式黨史學習教育場景。自主研發“游學獅子山”小程序,通過集成“AR導航+虛擬交互”功能讓“實景空間”變身“數字課堂”,學員掃描事件點實景信息即可觸發黨史線索進行“探索式學習”,達到強化記憶的正向效果。探索“黨委主導+多元共建”黨史學習教育模式,通過區域化黨建聯建機制,組織高校志愿者、社區黨員、退休教師等組建“獅享講解團”演繹紅色劇本,增設小游戲、反派暗線、知識問答等環節提高劇本互動性、趣味性,讓黨史學習教育寓教于樂、潤物無聲。
實效強圈,以學促思內化價值認同
聚焦“教學啟發”與“學習反饋”雙向賦能,緊緊圍繞黨史教育主要任務,建立意見反饋機制,邀請四川師大、區級機關以及駐區單位黨員體驗沉浸式黨史課堂,課后統一發放問卷收集建議需求,定期總結升級課程內容,提升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精心設計劇本知識卡片包,課后自動發放至學員線上主頁,方便學員隨時隨地學習回顧,推動黨史學習常態長效。目前已開展《菱窠傳家錄》劇本課堂10余場,累計服務師生及居民群眾600余人次,發放知識卡片10000余張。
?。ǔ啥际形h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