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元市委書記何樹平專題調研劍閣縣紅色歷史文化保護利用工作
6月25日,廣元市委書記何樹平赴劍閣縣宣講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并專題調研劍閣縣紅色歷史文化保護利用工作。市領導袁敏、張勛圖,劍閣縣和市級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調研。
劍閣縣作為川陜革命老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色文化資源底蘊深厚。這里承載著紅四方面軍強渡嘉陵江、血戰劍門關的壯烈史詩,留存著火燒寺戰斗遺址等35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以及紅軍石刻標語、紅軍十大政綱石刻等珍貴歷史見證。何樹平來到羊嶺鎮太平社區紅四方面軍馬鞍山紀念館,調研紅色歷史文化保護利用情況,向基層干部宣講省委全會精神。
何樹平指出,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對我省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文化旅游業作出系統謀劃和整體部署。特別是省委全會《決定》提出“支持廣元建設國際旅游城市”“推動紅色旅游提質升級”等針對性措施,為我們推動文旅產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全市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全會決策部署上來,充分挖掘文化遺產遺跡價值,整合文化旅游資源,精心打造旅游線路,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大力提升服務水平,持續擦亮“劍門蜀道?女皇故里”文旅品牌。要注重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以傳承革命精神為主題主線,推動紅色旅游與鄉村旅游、生態旅游融合發展,積極組織研學游等活動,讓游客在沉浸式感悟紅色文化中深受教育、豐富體驗、更有收獲。
紅四方面軍馬鞍山紀念館是為紀念馬鞍山紅軍戰斗而修建的紅色文化教育場館。1935年3月28日,為響應黨中央北上抗日的偉大戰略部署,紅四方面軍主力分左中右三路強渡嘉陵江,30軍88師263團兩個營和總部教導營于29日夜打響奪取馬鞍山戰斗,由30名紅軍戰士組成的敢死隊攻占馬鞍山,掃清了三路紅軍主力圍攻火燒寺的障礙,為順利占領劍閣縣城,血戰劍門關打下基礎。馬鞍山戰斗是紅軍在劍閣境內進行了第一場戰斗,從此,紅色文化便播撒在劍閣這片紅色土地上。
近年來,劍閣縣深入貫徹落實《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堅持“保用并重”,持續推進紅色資源保護開發利用,在充分挖掘、保護、利用好紅色文化資源上下功夫,為全縣文旅融合發展注入“紅色動能”,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廣元市委黨史研究室 劍閣縣黨史和地方志事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