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传媒在线,日韩国产天堂中文,九九夜夜操妹子,麻豆画精品传媒一区二区

四川黨史文獻網

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綿陽:創新打造“場館里的思政課” 讓紅色場館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生動課堂”

  《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頒布實施以來,綿陽市立足本地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創新打造“場館里的思政課”,通過整合提升紅色場館功能、開發特色課程體系、構建多維教育場景,持續放大紅色場館的育人效應,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開展,讓紅色場館成為黨員干部群眾和青少年學習黨史的“生動課堂”,為發揮中國科技城優勢加快建成省域經濟副中心注入紅色動能。

  整合紅色資源,打造立體教育矩陣

  實施“紅色場館提質工程”,先后對王右木紀念園、涪城“德政園”、飛龍山紅軍紀念館、南山烈士陵園等12處重點場館進行改造升級。開發“黨史云展館”,通過VR全景視頻實現“指尖學黨史”;王右木紀念園利用數字講解員等新載體,收錄紅色文物影像資料、書信和實物,實現“云端學英模、指尖閱經典”。市委宣傳部、市委黨史研究室、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文旅局和相關紅色場館組建由黨史專家、退役軍人、革命后代、金牌講解員構成的講師團,推出“‘兩彈一星’精神密碼”“紅軍長征在綿陽”“抗震救災精神”“重溫王右木革命家書”等系列精品課程,打造具有科技城特色的思政教育品牌。

  創新教育形式,激發沉浸式學習體驗

  創設“實景課堂+情景教學”新模式,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開展“抗震救災精神傳承”實境課程,組織參學人員參與應急演練、物資搬運等情景模擬,弘揚傳承抗震救災精神。王右木紀念園創設了“八個一”特色宣教活動,與中國社科院等院所合作出版了《先驅·先路——王右木與四川早期馬克思主義運動研究》等黨史專著4部,排練《信仰》等紅色劇目,圍繞挖掘王右木精神的“根”與“魂”,弘揚先烈精神。梓潼“兩彈城”依托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舊址、四川兩彈城博物館,開發“重走科學家報國路”體驗路線,以及眾多航天科技類展陳和沉浸式體驗項目,通過各種展覽展陳、解密科研檔案、操作模擬裝置等環節增強代入感,領悟“兩彈一星”精神的內涵與力量。

  深化成果轉化,凝聚發展新動能

  建立“學習需求—實踐清單—成效評估”轉化機制,將場館教育延伸至一線。梓潼“兩彈城”先后開展“弘揚‘兩彈一星’精神 助力科技自立自強”主題活動、張愛萍與“兩彈一星”專題展、“守護紅色文化遺產?傳承‘兩彈一星’精神”文物捐贈等一系列活動,在省委組織部、省直機關工委等單位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深圳大學等多所高校開展《英雄豐碑》《烈火中永生》《鑄劍》等“兩彈一星”精神宣講150余場和《一輩子》《千軍鼓》等紅色情景劇演出40余場,讓“兩彈一星”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聯合綿陽東辰二小等多所學校開展“生命教育”主題研學活動,讓學生在感受抗震救災精神的同時也學到自救互救的技能,領悟生命的可貴,學會珍惜珍愛生命。市烈士陵園以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80余名學生參與到烈士紀念館的講解服務工作中,讓青少年親身參與到紅色文化傳播的隊伍中。

  (綿陽市委黨史研究室)

責任編輯:四川黨史文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