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資陽市安岳縣委黨史研究室:以紅色聚能 助力革命老區鄉村振興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步伐中,資陽市安岳縣委黨史研究室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深挖紅色文化富礦,以紅色聚能,為鄉村振興事業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讓老區鄉村在新時代的征程中穩步前行,書寫出絢麗多彩的發展篇章。
轉化紅色資源,助推鄉村發展
持續推動革命遺址遺跡的挖掘保護利用,打造“一館一園兩線五點”革命老區紅色旅游線路,建設集石刻、檸檬、農耕、紅色文化為一體的旅游體系。目前,“一館一園兩線”已基本成型,“五點”正在推進中。圍繞全省紅色美麗村莊試點村建設,鼓勵通賢鎮文寨村以“稻花米”“稻花魚”“文寨酒”等主導產業為牽引,以“紅色+綠色鄉村”積極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新模式,發揮紅色文化資源經濟價值,助力鄉村振興。
講好紅色故事,匯聚人才力量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建強基層黨員干部隊伍這一鄉村振興“主力軍”。常態化開展“送教下基層”活動,面向農村基層黨員講述黨的光輝歷史,組織安岳弘揚老區精神志愿者藝術團下鄉巡演,持續為基層黨員干部“充電賦能”。充分利用新媒體、報刊、網絡進行老區精神和老區發展宣傳,持續創響安岳革命老區品牌,讓更多人了解安岳,吸引更多外地優秀人才來安就業,本土人才返鄉創業,推動美麗鄉村建設。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文明新風
以村史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為依托,加大對鄧雍、姚冕光等英烈以及模范先進人物典型事跡的宣傳和弘揚,為廣大群眾立標桿、樹榜樣,建好村民精神家園,引導全社會形成愛國、奉獻、團結等積極向上的文明風尚。依托全縣豐富紅色資源優勢,打造紅色教育陣地,建設安岳縣革命歷史陳列展、南華宮以及文家寨陳列室等,通過開放式、體驗式、沉浸式研學方式,讓廣大群眾實時、實地,便利、便捷地參觀、學習、體驗紅色文化,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資陽市安岳縣委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