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元市旺蒼縣委黨史研究室:以“紅色研學”為紐帶 增強紅色文化傳播力
近年來,廣元市旺蒼縣委黨史研究室以“紅色研學”為紐帶,立足縣域紅色資源稟賦,堅持守正創新,推動紅色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增強紅色文化傳播力。
深化紅色資源內涵,構建多維研學體系
全面系統整合縣域紅色資源,深度挖掘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核與時代價值,積極運用縣域黨史專家隊伍,組建專業團隊,開發“五史”教育課程包,聯合縣教育部門針對青少年認知特點開發分層研學課程體系,融入情景式教學、互動式講解等環節,將紅色歷史與編草鞋、拓印標語等實踐體驗深度融合,形成“觀、學、悟、踐”完整鏈條,構建可感可知的立體研學模式,讓紅色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融合文旅發展路徑,打造精品研學線路
立足黨史部門職能優勢,聯合文化旅游部門創新“紅色+文旅”發展模式,推動紅色資源與自然風光、民俗文化深度融合。強化區域聯動,串聯中國紅軍城、木門軍事會議紀念館等核心點位,聯合周邊紅色景區,精心設計“紅色記憶1日游”“古蜀文化4日游”等主題研學線路,推動資源共享、線路共推、客源互送。推動研學教育與紅色旅游、民俗文化等相融合,不斷豐富研學內容,會同相關部門、企業配套開發紅色紀念幣、紅軍餅等文創產品,年均吸引研學團隊超6萬余人次,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提升。
科技賦能展陳升級,構建云端教育矩陣
聯合縣文化旅游等部門實施紅色場館數字化改造工程,有序推進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展陳提升、紅軍城遺址群整體提升等項目,強化黨史展陳內容審核把關,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引入數字化科技,建立立體式、沉浸式、交互式紅色場景,使紅色文物由“物化”走向“活化”,讓研學者從“參觀者”變成“參與者”,有效提升研學體驗。積極推動木門會議會址入選全國紅色云展廳,構建“線下實景+線上云展”雙軌體系,突破時空限制實現紅色資源全域共享。常態化通過旺蒼發布、旺蒼文旅等新媒體平臺推送黨史微課等數字化產品,積極用好用活“家門口”的紅色資源,激活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廣元市委黨史研究室、旺蒼縣委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