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自貢市自流井區委黨史研究室:深挖黨史“廉元素” 激活廉政教育“新動能”
近年來,自貢市自流井區委黨史研究室立足紅色資源稟賦,創新“以紅育廉、以廉促干”工作機制,將黨史資源轉化為黨風廉政教育“活教材”,推動廉潔文化建設走深走實,為全面從嚴治黨注入強勁動力。
紅色地標“立廉”,打造沉浸式教育陣地
協同區紀委監委、區委組織部等部門以盧德銘故居、李仲權故居等革命遺址為依托,構建“紅色基因+廉政教育”矩陣。盧德銘故居通過聲光電技術還原秋收起義場景,以盧德銘“行軍書”中的“舍生取義”精神為切入點,打造“紅廉文化”主題步道,設置“革命紀律”互動體驗區,讓黨員干部在情景交融中感受革命先輩的清廉本色。僅2024年,盧德銘故居就接待區內外黨員干部5000余人次,開展廉政黨課120余場次。指導仲權鎮竹元村整合盧德銘生平事跡展陳館、“紅廉竹元”工作室等資源,建成集紅色教育、廉政警示、家風傳承于一體的特色教育基地,形成“參觀故居—聆聽黨課—重溫誓詞—研討感悟”的閉環教育模式。
特色載體“傳廉”,創新多元化教育形式
聯合區委宣傳部、區委黨校創新推出“德銘講堂”品牌,采取“固定講堂+流動課堂”方式,邀請專家學者、紀檢干部、基層群眾等多元主體授課,內容涵蓋黨史故事、黨紀法規、典型案例等。協同開展“好風傳家·清風自流”家庭助廉活動,組織干部家庭參觀家風家教實踐基地,簽署廉潔承諾書,以“親情助廉”涵養清風正氣。依托新媒體平臺推出“黨史中的廉潔故事”系列微視頻,通過盧德銘家書、李仲權拒賄等鮮活案例,讓廉潔理念“飛入尋常百姓家”。
紅廉融合“育廉”,賦能高質量發展
將黨史廉政教育與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相結合,探索“紅廉+文旅”“紅廉+產業”模式。指導仲權鎮依托盧德銘故居發展紅色旅游,年接待游客超20萬人次,帶動村民實現人均年收入2.5萬元,實現“紅色資源”向“紅色經濟”轉化。同時,指導村(社區)推廣“紅廉議事廳”,將黨史中的群眾工作方法融入小微權力監督,2024年通過“紅廉議事”解決民生問題464件,群眾滿意率達100%。聯合開展“德銘故里”紅色服務隊志愿服務,組織黨員干部下沉一線辦實事。
下一步,區委黨史研究室將聯合相關單位和部門持續深化黨史資源的廉政教育功能,打造“紅廉文化”數字展廳,開發“紅色基因+廉政風險”互動課程,推動紅色文化與廉潔文化浸潤人心、成風化俗。
(自貢市自流井區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