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传媒在线,日韩国产天堂中文,九九夜夜操妹子,麻豆画精品传媒一区二区

四川黨史文獻網

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雅安市蘆山縣委黨史研究室“四位一體”推動黨史工作高質量發展

  雅安市蘆山縣委黨史研究室緊扣“存史、資政、育人”要求,通過“研究立根、宣教鑄魂、服務賦能”系統實踐,努力推動黨史工作再上新臺階。

  聚焦“紅色根脈”深耕細作,構建研究新體系

  實施“三大攻堅行動”:一是開展“長征精神溯源工程”,聯合縣委黨校、縣老區建設促進會、雅安紅色藝術團等相關單位和民間社團組織及黨史“三員”,系統考證紅軍在蘆山100余個歷史故事、革命遺址、可移動革命文物等,新發現紅軍旗旄、紅四方面軍文獻等珍貴文物27件;二是啟動“抗震救災精神解碼計劃”,建成“4·20”抗震救災數字記憶館,采集口述史視頻,形成《從悲壯走向豪邁》案例集;三是建立“紅色資源動態數據庫”,系統梳理紅色資源128處,其中紅軍長征遺址89處,實現資源分布“一圖可視”、歷史脈絡“一線貫通”。

  貫徹“3+5”編撰模式,打造編寫新范式

  繼續念好“宣”“研”“仿”三字訣,爭取各方大力支持。研究黨史正本基本規律,開展走訪調研,挖深地方黨史精神內涵。參照《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三卷上冊等樣本,對標對表編寫初稿,截至目前,已完成黨史大綱編寫,完成初稿85%。繼續念好“正”“脈”“合”“新”“活”等五字訣,確保高質量完成《執政實錄》編撰出版和黨史三卷編寫任務。

  創新“數字賦能+場景活化”,打造宣教新樣板

  構建“1+3+N”紅色教育矩陣,以黨史“七進”為載體,打造龍門紅軍村實景教學區、飛仙關抗震救災教育基地、數字紅館云平臺三大載體,推出“重走長征路”體驗,游客可通過VR設備“參與”青龍場戰役。發布《用生命鑄就的鐵紀》《碟血國寶》等微短劇42集,完成《紅軍題壁詩守護人》《墻壁上的“家國情懷”》短視頻制作,陸續上線《苗溪歷史故事》《蘆山第一家出口創匯社隊企業》等16部視頻作品,播放量超過20萬人次。在全縣中小學校開展當一次小講解員、演一部紅色話劇、訪一處革命遺址、繪一張紅色地圖、寫一封致先烈信“五個一”紅色實踐活動,覆蓋學生1.2萬人次。

  深化“黨史+”融合發展,激活服務新效能

  實施“紅色基因賦能鄉村振興”行動,在紅軍長征沿線打造“紅綠融合示范帶”,建設“紅軍糧倉”農旅綜合體,開發野菜包子、竹筒飯等“行軍餐”體驗項目,帶動23家民宿增收。推出“紅色工坊”非遺品牌,創新棕編草鞋、土布紅軍包等文創產品,拓展紅色IP價值。創新“黨史智庫資政”機制,組織老黨史專家、青年學者成立“紅色資政團”,圍繞基層治理、產業發展形成《紅色資源轉化賦能縣域經濟路徑研究》等報告7篇,推動“紅軍議事亭”“民情臺賬”等12項經驗在全縣47個村社復制推廣。

  (雅安市蘆山縣委黨史研究室)

責任編輯:四川黨史文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