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元市劍閣縣黨史和地方志事務中心:積極推動黨史宣傳工作有機融入大宣傳工作格局
近年來,廣元市劍閣縣黨史和地方志事務中心深入落實上級黨史業務主管部門工作部署要求,立足縣域實際,通過凝聚合力、多維聯動、創新形式,積極推動黨史宣傳工作有機融入大宣傳工作格局。
凝聚合力,構建統籌機制
堅持高位統籌,積極向縣委領導匯報,爭取工作支持,縣黨史和地方志事務中心被列為縣委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黨史宣傳被納入全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總體規劃,同其他重點工作統籌部署、一體推進。深化融合互嵌,聯動縣委宣傳部、縣文廣體旅局、縣委黨校等部門將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本土紅色故事融入理論宣講、文藝創作、文化惠民等工作中,打造“理論+黨史”“文化+紅色”品牌,推動形成思想文化工作與黨史宣傳雙向賦能的良性循環。
多維聯動,拓展傳播矩陣
依托中央、省、市主流媒體及縣級融媒體平臺,構建多層次傳播矩陣。通過劍閣發布、劍閣融媒APP等融媒體平臺持續推送革命史、黨史、英模故事等文章、音視頻200余篇。制作推出的《踐行初心 擔當使命—“背篼法官”郭興利》等5部主題短視頻獲得省級獎項并在全省展播。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官網、四川黨史文獻網等中央、省級媒體刊用各類黨史經驗信息60余篇,在《巴蜀史志》《廣元日報》《德陽日報》等省市媒體刊發《以史志文化宣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宣講見行見效》《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改革創新推動新時代史志工作提質增效》等理論文章13篇。
創新形式,夯實育人根基
用好紅色資源,整合全縣62處紅色遺址遺跡,深挖文化內涵,打造紅色教育基地28個,開發“劍門關高中—紅軍戰斗遺址遺跡遺物—化林村—開封鎮三線建設遺址”精品紅色研學線路,提供“研學+紅色教育”旅游產品,年均接待青少年研學團隊超4萬人次。豐富宣講載體,聯動縣委宣傳部、縣融媒體中心等部門深化“劍門新語”基層理論宣講特色品牌,舉辦“奮進強國建設 共繪萬千氣象”劍閣縣第四屆基層理論宣講大賽,通過“理論+故事”“理論+文藝”“理論+互動”等形式,推動黨史宣講“接地氣、聚人氣”。精準對接需求,定制“紅色歷程、薪火傳承”3大主題15個宣講專題,實現“講”“需”精準匹配,廣泛吸納黨的二十大代表鄧小燕以及本土專家等各類人才加入宣講隊伍,先后開展黨史“七進”活動200余場次,覆蓋黨員干部群眾3萬余人。
(廣元市委黨史研究室、劍閣縣黨史和地方志事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