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传媒在线,日韩国产天堂中文,九九夜夜操妹子,麻豆画精品传媒一区二区

四川黨史文獻網

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綿陽市委黨史研究室在全省黨史部門主要負責人會議上的發言

精研黨史譜華章  凝心鑄魂建新功

·綿陽市委黨史研究室

  綿陽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黨史研究領域深扎穩打、精耕細作,以水滴石穿的恒心和眾人拾柴的合力,圓滿完成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重點課題《從三線重鎮到中國(綿陽)科技城》。這一成果不僅贏得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盛贊,斬獲綿陽市社科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更化身精品課程、短視頻、簡明讀本等多元形態產品,蹚出一條極具辨識度的綿陽黨史事業發展新路徑,為服務國省戰略大局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厚植根基,深挖專題富礦

  綿陽,因三線建設而興的城市,從夯實國防軍工與現代工業的堅實基礎,到軍轉民科技興市的大膽探索,再到黨中央作出建設綿陽科技城的宏偉擘畫,每一步都鐫刻著獨特印記。我們始終緊扣這條主線,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先后推出《三線建設在四川(綿陽卷)》《綿陽軍轉民科技興市》《中國(綿陽)科技城建設》等黨史著作,采集海量資料,發表近百篇研究文章,并于2017年舉辦“從三線建設到軍民融合”專家論壇,成果集結成冊,留存于史。這些前期積累,猶如一塊塊基石,穩穩托起《從三線重鎮到中國(綿陽)科技城》這一專題巨著,為后續研究筑牢根基。


  2022年6月,課題被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批準為重點項目。歷經一年多攻堅,2023年8月報送36萬字結題稿。2024年6月順利結題。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在結題通知書中高度評價“項目成果全面梳理了綿陽從三線建設到中國科技城建設的發展歷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反映了綿陽在社會主義建設中開展三線建設、在改革開放新時期進行三線調整改造和軍轉民科技興市,再到新時代建設中國科技城的發展歷程,總結了綿陽所走出的獨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及其創新經驗。”“填補了有關研究的空白。”

  二、匠心雕琢,鍛造精品華章

  (一)高位引領,錨定方向。中央、省、市領導高度重視課題工作,為課題研究指明方向。2023年3月,課題組赴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專題匯報,受到熱忱指導與肯定。同年4月,課題研究“六個一”經驗被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黨史和文獻工作簡訊(2023年第3期)》刊載,成為全國范例,為課題推進注入強大動力。省委黨史研究室和綿陽市委領導多次聽取匯報、作出指示、提出要求,為課題把脈定向、有力推進提供堅強保障。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的重點課題《從三線建設到中國(綿陽)科技城》評審會在綿陽市委黨校召開。

  (二)科學鋪陳,高效推進。組建7人精銳工作組,室主要負責人掛帥,圍繞打造精品力作召開專題會16次,全市黨史系統骨干封閉改稿會3次,室機關全員審讀3次,外出考察調研3次。課題組直擊研究難題難點堵點,細化分工、責任到人,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課題高效推進。

  (三)專家護航,精準雕琢。中國社科院下派掛職綿陽的7位專家型領導專題研討課題2次,邀請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專家全程指導,聘請省委黨史研究室專家擔任總顧問,把關課題質量。更有地方專家、高校專家和一線干部組成評審團,從專業視角精雕細琢,從現實情況夯實根基,課題質量逐層蛻變、課題成果向好向強。

  (四)廣納良言,眾智匯聚。召開資料征集工作會兩次,向80余家單位征集1000余萬字圖文影像,海量查閱文獻資料。通過座談交流、書面征詢、調研走訪,點對點、面對面等多種方式,廣泛收集各方意見,反復打磨完善。由國、省、市專家組成的評審團一致認為課題站位高、立場正、資料豐、價值大、學術精,應予高質量結題,凝聚各方智慧的結晶終成精品。

  三、多元轉化,擦亮黨史品牌

  該課題全面深度梳理綿陽從三線建設到中國科技城建設與發展的歷史脈絡,總結成績經驗,為市委提供了資政參考。同時,全力推動成果轉化,開發精品課程,室主要負責人帶頭授課十余場次,千余人次聆聽,達到了輸出紅色營養、傳播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的良好效果;制作《使命鑄輝煌》短視頻,以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現綿陽奮斗歷程、輝煌成就,助力綿陽高質量發展。目前,出版工作正在緊鑼密鼓推進。


  綿陽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韓貴鈞受邀為市委黨校專題培訓班學員作《從三線重鎮到中國(綿陽)科技城》專題講座。

責任編輯:四川黨史文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