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用好紅色資源 發揮存史資政育人作用——《四川省紅色遺址普查成果匯編(樂山卷)》編撰工作綜述
2024年12月24日,《四川省紅色遺址普查成果匯編(樂山卷)》正式出版。
做紅色基業的守護者、紅色偉業的展示者、紅色文化的傳播者,是黨史工作者肩負的使命與責任。在樂山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省委黨史研究室的組織指導下,樂山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歷時兩年多為近 600 處紅色遺址(資源)普查建檔,2024年正式出版《四川省紅色遺址普查成果匯編(樂山卷)》,是《四川省紅色遺址普查成果匯編》系列叢書之一。全書以11個縣(市、區)分板塊,每個板塊包括紅色遺址和紅色資源鏈接,共16萬字、290余幅圖片、86處重要紅色遺址和紅色資源,為保護和傳承樂山紅色資源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存史,見證黨的光輝歷程
《四川省紅色遺址普查成果匯編(樂山卷)》,收錄了五四運動以來樂山境內留存的重要紅色遺址遺跡,有利于普查成果得到永久保存,讓重要紅色遺址(資源)所承載的歷史留傳后世。
史料征集全面。《四川省紅色遺址普查成果匯編(樂山卷)》注重史料全面性。此次紅色遺址普查的主要范圍包括樂山現行行政區劃11個縣(市、區),涵蓋五四運動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樂山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重要紅色遺址(資源)。
中共嘉屬工作委員會舊址(賀宗第)書頁
史料匯總詳實。《四川省紅色遺址普查成果匯編(樂山卷)》注重史料詳實性。此次紅色遺址普查的基本內容包括每處紅色遺址(資源)的名稱、地址、坐標、面積、建筑樣式和材質,形成時間和利用時間等基本情況;紅色遺址(資源)本體的歷史由來、使用狀況、保存狀況,紅色遺址(資源)周圍的環境狀況,以及圖片資料和文字資料等信息。
史料整理嚴謹。《四川省紅色遺址普查成果匯編(樂山卷)》注重史料嚴謹性。此次紅色遺址普查為保證成果的真實、準確,采取了實地調查與檔案資料、圖料、報刊資料、口述資料等互證的辦法,對每處遺址(資源)的相關信息嚴格核實。
資政,提供決策參考
《四川省紅色遺址普查成果匯編(樂山卷)》有利于地方黨委更好地了解本地的紅色遺址(資源),為紅色文化宣傳、革命文化保護、文化旅游開發、旅游經濟發展等科學決策提供參考。
板塊劃分科學。《四川省紅色遺址普查成果匯編(樂山卷)》板塊規范合理。目錄以11個縣(市、區)名稱為一級目錄,再以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為節點,在每個區縣紅色遺址之后,設置“紅色資源鏈接”為二級目錄。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 18 軍進軍西藏誓師大會遺址(樂山海棠廣場)書頁
條目設置高效。《四川省紅色遺址普查成果匯編(樂山卷)》條目清晰明了。區縣紅色遺址設紅色遺址位置、紅色遺址涉及重要黨史人物或事件基本史實、紅色遺址保護利用現狀三個條目,紅色資源鏈接設置紅色資源位置、紅色資源基本情況、紅色資源保護利用現狀三個條目,各個紅色遺址(資源)全貌清晰明了。
成書內容權威。《四川省紅色遺址普查成果匯編(樂山卷)》成書過程嚴謹。全書堅持以黨的三個歷史決議為準繩,由樂山黨史工作部門成立市縣兩級紅色資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紅色遺址普查成果審核工作領導小組,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市縣聯動,統籌推動紅色遺址普查及成果匯編工作任務落地落實。經過十余次市縣兩級審慎遴選、補充審校形成征求意見稿,向《樂山市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成員單位及全市黨史工作部門征求意見后,省委黨史研究室審核,中共黨史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
育人,講好樂山紅色故事
《四川省紅色遺址普查成果匯編(樂山卷)》圖文并茂,有助于講好樂山紅色故事,賡續紅色血脈,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提供了地方教材。
講好黨的故事。《四川省紅色遺址普查成果匯編(樂山卷)》記錄了樂山境內早期中共組織活動的遺址,如樂山縣第一個農村中共組織——中共鐵蛇坳支部活動遺址、中共武漢大學支部活動舊址、中共通材中學特支活動舊址、中共嘉屬工作委員會舊址、中共羅城寶元寺小組活動遺址等。
鐵道兵博物館書頁
講好革命的故事。《四川省紅色遺址普查成果匯編(樂山卷)》記錄了樂山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革命活動的遺址,如紅色西山革命教育基地、樂山解放戰斗舊址、沙坪壩戰斗活捉宋希濂遺址、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軍進軍西藏誓師大會遺址、沐川征糧剿匪遺址群等。
講好發展的故事。《四川省紅色遺址普查成果匯編(樂山卷)》記錄了樂山境內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發展活動的遺址,如首座受控核聚變實驗裝置舊址、樂山“308”三線軍工暨永利川廠舊址、紅房子、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研發實驗基地(九〇九基地)、荍壩鎮石丈空村“一切為了社會主義”摩崖石刻等。
講好英雄的故事。《四川省紅色遺址普查成果匯編(樂山卷)》記錄了為樂山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有重大影響的人物事件,如丁佑君烈士紀念館(含故居和銅像)、堯茂書勇士碑、陳俊卿紀念館、樂山竹園烈士紀念園、鐵道兵博物館等。
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用好紅色資源。2024年,樂山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運用最新普查成果擦亮樂山黨史基地品牌,樂山5處省級中共黨史教育基地參加“走進四川黨史 追尋紅色印跡”全省黨史學習教育基地主題活動暨巡展,其中樂山中國核聚變博物館在現場展出并講解;樂山5處基地編入《四川省黨史學習教育基地集錦》;提煉出樂山8個黨史基地品牌(即早期黨組織、抗戰精神、英烈、18軍樂山誓師地、黨史人物、三線建設、脫貧攻堅精神、科學家精神)15處紅色遺址點位內容,豐富樂山市老干部黨建共享陣地。2025年,樂山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積極謀劃《樂山市黨史短視頻工作三年規劃(2025—2027年)》,將黨史遺址系列作為選題主題方向之一,并列出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研發實驗基地等15項具體選題,切實推進《四川省紅色遺址普查成果匯編(樂山卷)》成果利用轉化。
(樂山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