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瀘州市委黨史研究室:持續加強資政工作 為瀘州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史志智慧
近年來,瀘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工作辦公室)堅持從“國之大者”“省之大計”“市之大事”的視野統籌黨史地方志工作全局,持續發力強化資政輔治工作,為瀘州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史志智慧,提供決策參考。
強化意識,搭建資政平臺
積極探索黨史地方志資政規律,強化資政意識,創新資政方法,真正做到“黨有所需、‘史’有所為”。以《資政參閱專刊》為平臺,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瀘州黨史、地方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確定全年的選題方向,為資政工作繪好“遠景圖”,描好“路線圖”,畫好“施工圖”。整合黨史地方志研究力量,開展課題研究,撰寫高質量資政報告,為瀘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資政參考。
深挖資源,編印精品力作
聚焦四渡赤水、瀘順起義、三線建設等瀘州重大歷史事件與關鍵發展階段,開展深度專題研究,梳理城市發展脈絡,總結成功經驗與挫折教訓。以高度的政治敏銳性搶抓先機,在黨紀學習教育啟動前組織編印《中央紅軍四渡赤水期間黨的紀律建設資料選編》。聚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作出的“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指示精神、省委決策部署和市委要求,收錄較強品牌影響力和輻射帶動能力的瀘州“土特產”105個,編纂出版《天府糧倉·瀘州“土特產”》,助力擦亮瀘州農業大市“特”字招牌。動態收集資料,創新編纂出版《瀘州印記(2024)》,系統展現2024年度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共同奮斗的重要成就。
系統謀劃,形成工作合力
積極系統謀劃,與市發改委、市衛健委、市酒業發展局、西南醫科大學等10余個部門(單位)和高校座談,共商共建合作事宜;與省內外10余個部門(單位)簽訂合作協議,持續構建大史志工作格局,全力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強大工作合力。拓展資政服務渠道,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定期與政策研究、宣傳文化、權威媒體、科研院所等部門及專家學者溝通協作,開展交流活動,及時分享研究進展與工作動態,共同解決合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聚智聚力,全面提升研究質量,推動黨史地方志研究成果更好地轉化為推動瀘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動力,為城市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歷史智慧與力量。
(瀘州市委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