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都都江堰市委黨史研究室三舉措推進黨史工作提質增效
2024年,成都都江堰市委黨史研究室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發揮黨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切實推動全市黨史工作高質量發展。
譜寫紅色家譜,落實落細推進黨史著作編寫
開展口述史資料征集,形成口述歷史訪談成果《都江堰撤縣建市前后的城市建設發展》《都江堰市抗擊“5·12”汶川特大地震和災后重建的歷程及成效》。征集全國產權制度改革第一村“鶴鳴村”和國有企業改革先鋒“寧江機床廠”的相關文字、圖片和視頻資料。完成《中國共產黨都江堰市歷史(第三卷)》編寫提綱的擬定。編纂完成《中國共產黨都江堰執政實錄(2023)》。
服務中心大局,有力有序活化利用黨史資源
聚焦主責主業,圍繞都江堰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務“五大新城”建設,完成資政研究報告《關干挖掘青地道養元素賦能文旅發展的報告》《關于依托都江堰市紅色資源助力鍛造新時代堰工隊伍的報告》等,完成資政簡報《紅色珍檔:都江堰一次特殊的歲修》《中共灌縣早期地方組織的創建與活動》《任弼時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開展黨建工作的四重路徑》等。其中《任弼時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開展黨建工作的四重路徑》黨史專題研究文章入選“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歷史價值與新時代鄉村振興學術研討會·酉陽年會”論文集。
唱響紅色旋律,有聲有色開展黨史宣傳教育
持續推進黨史教育基地的建設與管理。參加都江堰市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陳列館改造提升工作專班,審核《都江堰市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陳列館展陳圖文資料》,協助完成實物檔案資料的拍攝掃描,推進展陳物品的復制工作。加強黨史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宣教平臺建設、管理。利用“蘭臺青城”公眾號制作發送地方黨史推文。聯合成都市委黨史研究室、成都市電視臺制作“紅色征程 壯麗詩篇”短視頻《軍民合力搶修都江堰》和《從悲壯走向豪邁——成都市抗震救災恢復重建》,在看度新聞展播。以《新中國成立后都江堰的第一次歲修》和《中共灌縣地方黨組織的創建、發展和斗爭》為題,面向黨員干部和中小學生開展黨課宣講活動。
(成都市委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