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抗捐烽火——上川南抗捐軍斗爭紀實》完成內部印刷
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成都邛崍市委黨史研究室會同邛崍市委組織部、邛崍市委黨校,確定編寫課題,廣泛征集資料,開展專題研究,形成了20余萬字的專題成果《抗捐烽火——上川南抗捐軍斗爭紀實》。近日,《抗捐烽火——上川南抗捐軍斗爭紀實》完成內部印刷。
《抗捐烽火——上川南抗捐軍斗爭紀實》系統記載了1933年至1935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上川南抗捐軍用智慧與膽略,在廣闊的上川南地區公開進行武裝抗捐,開展游擊戰爭,初創蘇維埃政權。在支持川陜革命根據地反“圍剿”斗爭中,上川南抗捐軍基本完成了“擾亂敵人后方,牽制部分兵力”的預定目標,開辟了以邛崍、蒲江、名山等縣為中心,向邛崍、蒲江、名山、蘆山、丹棱、大邑、崇慶(今崇州)等地的山區輻射的紅色區域, 有效打亂了軍閥圍攻川陜革命根據地的部署。
自王店起義,成立上川南抗捐軍,到按省委指示更名為中國工農紅軍川康邊游擊大隊,中共邛大地方黨組織在歷時兩年多的武裝抗捐斗爭中,通過組織宣傳,遍灑革命的種子;領導人民抗捐抗租,給窮苦百姓帶來新的希望;成立邛大特區蘇維埃政府,懲辦土豪劣紳,追繳契約債券,深受群眾擁戴,還有力地配合了川北紅軍作戰和川陜蘇區反“圍剿”斗爭。其規模之大,范圍之廣,參與人數之多,持續時間之長,在四川境內實屬罕見。在中國土地革命時期四川的武裝戰爭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其間,一批批黨的優秀兒女,聽從組織調遣來到(或回到)邛崍這片紅色的土地上。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和熱血捍衛了“忠于黨,忠于人民”的誓言;他們無所畏懼、視死如歸、一心向黨,用赤誠之心、滿腔熱血和錚錚鐵骨書寫出中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英雄兒女為民族解放、為人民幸福而浴血奮戰的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他們的英名和大無畏的英雄事跡將永遠鐫刻在崍山這片美麗的土地上。《抗捐烽火——上川南抗捐軍斗爭紀實》的編印,對于豐富邛崍黨員干部黨史學習教育題材具有重要意義。
(成都市委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