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元市劍閣縣黨史和地方志事務中心“三個著眼”推動黨史工作提質增效
廣元市劍閣縣黨史和地方志事務中心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和文獻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認真學習《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堅持“黨史姓黨”,著眼“存史、資政、育人”職能,推動黨史工作提質增效。
著眼“存史”,提升黨史基本著作編修質量
堅持早啟動、快落實、嚴把關,確保《中國共產黨劍閣執政實錄》編修工作高質量推進,一年一卷、逐年優化、逐年提質。協同縣老促會編寫《紅四方面軍在劍閣》,完成初稿,進入“三審三校”。以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三卷上冊為契機,緊抓時間節點,倒排工期,壓茬推進,對已完成的58萬字黨史三卷初稿進行修改、打磨,確保如期完成,同步謀劃啟動黨史四卷編撰工作。年內編印《中國共產黨劍閣縣歷史大事記(1930-2000)》。
著眼“資政”,深化黨史研究成果開發利用
發揮黨史部門資政輔治“智庫”作用,深度參與紅色旅游、紅色美麗新村、史志陳列館等全縣重大項目建設。助力紅軍攻克劍門關紀念館完成升級改造,為大蜀道廉潔文化基地展示館、劍門關高中校史館展陳提供史料查詢和智力服務100余次。持續開展習近平總書記親臨翠云廊古蜀道考察資料征集和重要指示精神闡釋,圍繞“堅持正確政績觀”“翠云廊古柏歷史文化”“交樹交印”等專題開展研究,4篇文章在《中國組織人事報》《巴蜀史志》等刊物發表。
著眼“育人”,著力宣傳弘揚優秀黨史文化
深入開展黨史“七進”活動,牽頭推進劍門蜀道史志文化走廊建設,串聯全市四縣三區紅色文化、革命文化遺跡遺址遺物等各類史志文化點位30余個,探索黨史研學、紅色旅游、思政教育“三維一體”融合新路徑,聯手打造“劍門蜀道上的思政課”。組織開展瞻仰參觀、微黨課、紅色經典誦讀等紅色研學主題活動1200余次,吸引外地黨組織5萬余人次。建成干部正確政績觀教育基地,承接縣外培訓班126期、省市調研38次,翠云廊成為市內外黨員干部的紅色“打卡地”。
(廣元市委黨史研究室、劍閣縣黨史和地方志事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