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共產黨四川歷史大事記(2025年1月)
1月2日 2024四川省文化發展十件大事在成都發布,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鄭莉,副省長胡云出席發布儀式,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作協副主席、評選活動專家評委會主任李敬澤,新華社黨組成員、評選活動專家評委會副主任徐玉長作點評。該十件大事全方位展示了四川文化事業產業出彩出圈瞬間。
1月2日 《四川日報》報道,截至2024年底,中歐班列(成渝)運行線路拓展至50余條,構建起以成渝為中心,西進歐洲、北上蒙俄、東聯日韓、南拓東盟的“四向”國際物流運輸體系;中歐班列(成渝)2024年度開行量超5700列,成為全國開行量最多、區域合作最廣泛、運輸最穩定的中歐班列。
1月2日 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研制的1200兆瓦重點核能發電機(“華龍一號”機型)定子、1000兆瓦廣東惠來汽輪發電機定子、500兆瓦雙江口水電機組轉輪、350兆瓦平江抽水蓄能機組球閥在德陽發運,標志著東方電機累計發電設備產量突破7億千瓦,成為行業首家發電設備產量突破7億千瓦的能源裝備企業。東方電機是研究、設計、制造大型發電設備的重大技術裝備制造骨干企業,為全國提供約30%的水電裝備、60%的核電裝備、40%的火電裝備,發電設備產量連續20年位居世界第一。
1月2日 國內首條高原異地起降低空物流無人機航線在攀枝花市首飛成功。航線全長超150公里,飛行高度超海拔5000米,兩項數據均創國內相關領域新高。
1月3日 省委副書記、省長施小琳主持召開省政府第41次常務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近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政府系統貫徹落實舉措和衛生健康、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等工作,審議通過《四川省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草案)》。
1月3日至4日 四川省青年聯合會第十五屆委員會全體會議在成都召開,省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于立軍出席開幕會并講話,省委常委、副省長普布頓珠出席開幕會;4日,省委常委、副省長普布頓珠出席四川省青年聯合會第十五屆一次常委會擴大會議并講話。
1月3日 省政府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全體會議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專題會議在成都召開。省委常委、副省長、省政府婦兒工委主任普布頓珠出席會議并講話。
1月3日 習近平總書記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戰略部署5周年。5年來,川渝兩地攜手共進,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和一體化發展理念,壓茬推進各項任務舉措,川渝兩地錨定目標、整合優勢,突出雙城引領、強化雙圈互動、促進兩翼協同,合作潛能不斷釋放,區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穩步提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取得“四個新”的顯著成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增長極和動力源特征初步顯現,川渝兩省市地區生產總值邁上9萬億元新臺階,雙城經濟圈的總量占西部地區比重越過30%,區域位勢能級穩步提升,引領示范帶動作用不斷增強,成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西部“雙子星”,在區域協調發展的國家戰略中挑起大梁,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特征進一步顯現。
同日 一船經長江班列從四川運抵湖北的醫藥物品,在武漢陽邏港下水,直達日本大阪。標志著“長江班列+漢亞直航”國際多式聯運通道正式開通。長江班列是四川為暢通東向物流通道、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而開辟的,采取鐵水聯運方式。從2023年12月首發以來,截至2024年底,已形成開行線路160條,到發站點38個,覆蓋川、鄂、湘3省16個城市。漢亞直航由湖北港口集團打造,是長江中游唯一直達日本、韓國等國的江海直達航線,每周一班。
同日 全省首單水土保持碳匯交易近日在成都彭州市達成,是四川對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一次積極探索。
1月4日 《四川日報》報道,由省委黨史研究室同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合作編著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實錄(2020—2024)》日前由中共黨史出版社公開出版。此書全面記錄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5年來的宏偉實踐、取得的重大成果和積累的寶貴經驗。
1月6日 十二屆省委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省委書記、領導小組組長王曉暉主持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認真落實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精神,守正創新、擔當作為,切實推動文化強省建設取得更大成效,加快建設習近平文化思想實踐新高地,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會議審議了《2025年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要點》《2025年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重點事項安排》等文件。省領導陳煒、鄭莉、胡云參加會議。
同日 省政府召開第五次全體會議,全面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總結過去一年政府工作,安排部署2025年重點工作,審議《政府工作報告(討論稿)》。省委副書記、省長施小琳主持會議并講話。
同日 《四川日報》報道,近日,省自然資源廳、省發展改革委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深化工業用地“標準地”改革推動區域評估“一件事”高效辦理的通知》,明確2026年四川新增工業用地全面實現“標準地”供應。
同日 成都天府國際空港綜合保稅區已獲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進一步助力四川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快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截至目前,四川省內綜保區升至6個,綜保區開放層次高、優惠政策多、功能齊全、監管流程簡化,對發展外貿、吸引外商投資、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作用。
1月7日 全省宣傳部長會議在成都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實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精神和省委決策部署,總結去年工作,分析當前形勢,部署今年工作;會上還表彰了省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組織工作先進單位和優秀作品。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鄭莉出席會議并講話。副省長胡云出席會議。
同日 《四川日報》報道,日前,四川具身人形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四川首臺全自主產權的雙足式商用人形機器人原型機——“天行者1號”。“天行者1號”采用全自主研發的高緊湊一體化關節及高魯棒性運動控制算法,能應對各種復雜地形和環境。根據科技廳和省發展改革委印發的《四川省人工智能產業鏈總體工作方案(2024—2027年)》(簡稱《方案》),四川人形機器人產業的主要承載地為成都和綿陽。
1月8日 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專題學習會,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的重要論述和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等,省委書記王曉暉主持會議并談認識體會。他強調,要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推進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帶頭做到學紀知紀明紀守紀,在加強黨的紀律建設上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帶動全省黨員干部在治蜀興川事業發展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會議指出,“學紀”務必長期堅持,切實做到集中學習與終身學習相統一;“知紀”務必系統深入,切實做到全面掌握與實踐適用相統一;“明紀”務必從嚴從實,切實做到嚴格執紀與擔當作為相統一;“守紀”務必以身作則,切實做到嚴于律己與引領帶動相統一。
同日 《四川日報》報道,四川出臺全國首個電池級碳酸鋰、氫氧化鋰碳足跡評價地方標準——《產品碳足跡評價技術規范 電池級碳酸鋰、氫氧化鋰》,并正式實施。該標準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碳足跡評論標準空白。
1月9日 省委常委班子召開 2024年度民主生活會,以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為標桿,緊扣會議主題,聯系工作實際,嚴肅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省委書記王曉暉主持會議并講話。他指出,這次民主生活會以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為標桿,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主題,堅持問題導向,充分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較好體現了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達到了深化共識、增進團結、改進工作的目的,進一步增強了省委常委班子和各位常委同志發現和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
同日 省紀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措施。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廖建宇主持會議并講話。會議強調,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把學習貫徹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會工作報告貫通起來,把四次全會精神和二十屆中央紀委歷次全會精神貫通起來,把學習全會精神與監督執紀執法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執著縱深推進反腐敗斗爭,持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良好發展環境。
同日 《四川日報》報道,2024年,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完成運輸航班58.9萬架次、旅客吞吐量8733.6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2.8萬噸,分別較2023年增長9.9%、16.6%、33.0%,三大生產指標均創歷史新高。2024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分別完成旅客量3243萬人次、5490.6萬人次,同比增長7.6%、22.6%。2024年,四川加快建設成都國際航空樞紐,推進基礎設施提質改造,持續提升安全服務水平,推動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發展再上新臺階,分別于11月、12月實現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和年貨郵吞吐量100萬噸的歷史性突破,成都躍升為內地“航空第三城”“百萬噸級航空俱樂部城市第五名”,并躋身“全球航空大都市二十強”。
同日 在成都市境內,成渝中線高鐵“成渝號”盾構機以“零沉降、零變形”的成績成功穿越運營中的西成高鐵,是成渝中線高鐵盾構首次成功下穿既有鐵路線,全線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成渝號”盾構機掘進的蜀安隧道全長10380米,其中盾構段9824米,是目前國內掘進距離最長、直徑最大的土壓平衡盾構隧道,工程兼具“長、大、險、難”四大特點。成渝中線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沿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時速350公里。成渝中線高鐵建成通車后,成渝兩地旅行時間將進一步壓縮,對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形成西部大開發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同日 四川振興電子信息智慧產業園(一期)在成都市龍泉驛區開園。該園區占地面積130畝,于2023年9月開工建設,總投資約15億元,主要聚焦汽車電子、智能物聯網、智能裝備等優勢產業,致力于打造功能完善、綠色低碳的智慧園區。開園當天,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宣布位于園區內的龍泉基地落成,并與多家企業共同成立成都經開區汽車電子產業聯盟。
同日 省科技廳發布信息,《四川省人工智能鏈主企業遴選及管理辦法(試行)》于近日印發。《管理辦法》明確人工智能鏈主企業的遴選、管理和服務等,旨在加快培育人工智能鏈主企業,形成引領集聚效應,帶動人工智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1月10日 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四川省情況反饋會召開,省委書記王曉暉作表態發言。他強調,要堅決扛起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政治責任,按照“清單制+責任制+銷號制”要求動真碰硬抓好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要舉一反三、標本兼治,整體提升四川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水平。
同日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有關會議精神,研究我省貫徹落實意見。會議聽取了省紀委監委2024年度工作情況匯報,聽取了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省法院、省檢察院黨組工作匯報,對做好下一步相關工作作出安排部署。省委書記王曉暉主持會議并講話。
同日 全省基層社區干部賦能培訓開班式暨第一期培訓舉行。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曉暉作出批示。他指出,各有關部門要以深入實施基層賦能培訓行動為抓手,堅持因需施教、因材施教,選準切口、增強實效,不斷提高基層干部抓發展、抓治理、抓服務、抓安全的能力本領,保證黨的各項惠民政策在基層精準落地落實。廣大基層干部要樹牢宗旨意識、厚植為民情懷、增強服務本領,理清千頭萬緒、走遍千家萬戶、用盡千方百計、不怕千辛萬苦,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筑牢黨的執政根基。省委副書記、省長施小琳出席并作開班動員講話。
同日 十三屆省政協黨組第44次會議在成都召開,研究部署有關工作。省政協主席、黨組書記田向利主持會議。會議研究了省政協近期有關工作,要求高質量籌辦好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和慶祝省政協成立70周年有關活動,謀劃抓好省政協黨組2025年工作。
1月11日 四川省商務廳與西藏日喀則市在日喀則西站就四川捐贈西藏地震災區救災生活物資進行交接。這也是首批通過鐵路運輸抵達地震災區的專列物資。1月7日,日喀則市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后,四川省及時組織相關單位籌備方便面、方便米飯、棉被、毛毯等生活物資共450噸,并協調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開通95001次救災專列,發往地震災區。同日,四川首批鐵路運輸的400套折疊式裝配板房已從日喀則西站運送至受地震影響的拉孜縣,完成交接后轉運至各安置點安裝。
1月13日 省委副書記、省長施小琳在眉山市調研,強調要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錨定年度目標,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爭先創優的精氣神,拼搏實干、協同攻堅,奮力推動一季度高質量發展“開門紅”,以實績實效為全省全年工作開好局起好步和經濟持續向好多作眉山貢獻。
同日 成都市新型電力系統高質量發展推進活動舉行。現場集中啟動了一批成都市建設現代一流電網重點項目,2025年成都共有1211個電網項目沖刺建設,投資總額達230億元。隨著2025年一批項目建成投用,成都全市主網供電能力將提升至2600萬千瓦,較“十三五”末的供電能力翻一番。當天,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發布《助力成都高質量建設現代一流電網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曹立軍,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董衛民出席推進活動并講話。
同日 “長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傳教育活動出征儀式在瀘州市古藺縣太平鎮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廣場舉行。此次活動是四川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紅色文化傳承創新的生動實踐。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委黨史研究室、教育廳、文化和旅游廳、省衛生健康委、省體育局、團省委主辦。
同日 《四川日報》報道,2024年四川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突破1萬公里,達10310公里,居全國第三位,成為從“蜀道難”到“蜀道通”,邁向“蜀道暢”的里程碑。
1月14日 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二屆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成都舉行,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曉暉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實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精神,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堅定不移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向縱深推進,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堅強保障。省委副書記、省長施小琳,省政協主席田向利,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于立軍出席會議。
同日 省政府黨組召開 2024年度民主生活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鞏固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綜合發揮黨的紀律教育約束、保障激勵作用,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堅強紀律保證。省委副書記、省長、省政府黨組書記施小琳主持會議并講話。
1月15日 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曉暉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持續用力加快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毫不放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施“百片引領、千村帶動、萬村補短”工程,持續加大對39個欠發達縣域托底性幫扶力度,大力發展鄉村富民產業,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產業,以農業大省的責任擔當為全國大局多作貢獻。省委副書記、省長施小琳主持第一次會議,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于立軍出席并在第二次會議上作工作部署。
同日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曉暉主持召開加強“一老一小”工作座談會。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口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做好“一老一小”工作,把這件關系千家萬戶的民生實事辦好,為推動我省人口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省委副書記、省長施小琳出席會議并講話。
同日 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于立軍前往省公安廳、省法院、省檢察院調研全省政法工作時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全面深化政法改革,落實和完善黨管政法工作制度,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四川、法治四川,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堅強安全保障。
同日 省政府發出《關于做好2025年四川省重點項目工作的通知》。2025年推進的重點項目建設中,續建項目532個,新開工項目278個;2025年預計完成投資7916.5億元。省重點項目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支撐引領和導向示范作用。四川堅持優中選優、突出重中之重,共遴選810個項目納入2025年省重點項目名單。從行業領域看,基礎設施項目280個,其中高速公路項目38個、2025年預計完成投資超過1000億元,鐵路項目18個、2025年預計完成投資超過700億元;產業項目445個,2025年預計完成投資4030.2億元;民生及社會事業項目61個,2025年預計完成投資285.6億元;生態建設及環境保護項目24個,2025年預計完成投資117.7億元。
同日 中央組織部、共青團中央第24批赴川博士服務團總結歡送暨第25批赴川博士服務團歡迎會在成都召開,標志著第24批赴川博士服務團成員正式結束服務鍛煉,第25批赴川博士服務團成員正式入川,奔赴新的征程。博士服務團是中組部、團中央貫徹落實國家戰略、支持西部大開發、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培養鍛煉青年人才的重要舉措,自1999年以來,四川先后接收25批334名、384人次博士團成員來川鍛煉,充分發揮專業人才參謀助手、橋梁紐帶、人才培養等作用,在各地、各行業、各領域為推動四川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同日 2025年全省地方金融企業黨建工作暨2024年度省屬國有金融企業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會議在成都舉行。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省委金融工委書記董衛民主持會議并講話。
1月16日 省政府召開重點產業鏈建圈強鏈項目推進會,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通過現場交流、政企協同,加快促進“15+N”重點產業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強鏈延鏈補鏈,帶動產業生態、營商環境全面提升,推動一季度良好開局,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省委副書記、省長施小琳出席并講話。
同日 《四川日報》報道,四川4個案例入選水利部《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典型案例匯編(2024)》。2020年以來,四川共有20個河湖長制典型案例被收錄《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典型案例匯編》叢書,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1月17日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曉暉在成都會見斯里蘭卡總統迪薩納亞克一行。
同日 省委政法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于立軍出席會議并講話。他指出,要堅決做到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深入推進“化解矛盾風險 維護社會穩定”專項治理,切實把矛盾糾紛發現在早、化解在小,為續寫中國之治的四川篇章作出新貢獻。
同日 2025年“非遺賀新春——點亮中國燈”全國主會場活動暨第31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開幕。這是該活動首次落地四川。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鄭莉,文化和旅游部有關同志出席開幕式并點亮彩燈。
同日 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普布頓珠走訪調研各民主黨派省委會機關。他強調,全省各民主黨派要充分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的優勢,用好“直通車”渠道,緊緊圍繞國家戰略腹地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十五五”規劃制定等多建睿智之言、多獻務實之策,廣泛凝聚人心力量,當好“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
同日 《四川日報》報道,據商務部數據,2024年四川外商直接投資(FDI)到資26.1億美元、同比增速高于全國3.6個百分點,規模連續6年居中西部第一;全省存量外資企業5615家、同比增長4.2%,總量居中西部第一。
同日 《四川日報》報道,2024年,四川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省細顆粒物年均濃度29.8微克/立方米,歷史上首次低于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2%,下降幅度歷史最大。
同日 《四川日報》報道,四川省委改革辦發布2024年度四川改革典型案例評選結果,共有30個案例上榜。2025年四川將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廣改革典型案例經驗做法,謀劃推出更多自主創新改革,聚焦重點領域攻堅突破,努力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成效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
同日 全省國資國企工作會議發布信息,自2023年9月四川啟動39個欠發達縣域托底性幫扶工作以來,85戶在川央企、地方國企托底性幫扶39個欠發達縣域工作成效明顯,圍繞清潔能源、基礎設施、特色農牧等領域實施幫扶項目超200個、總投資超2000億元。同時,省國資委組織國有企業創新開展矩陣式幫扶,國資國企在托底性幫扶巴中、阿壩欠發達縣域的同時,引領帶動其他縣域發展,共簽約投資協議金額超2440億元。
1月18日 省委副書記、省長施小琳主持召開省政府第42次常務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近期重要講話精神,研究貫徹落實舉措和數字政府項目建設、光伏制造業發展等工作。會議審議通過《四川省數字政府項目建設方案》《關于支持光伏制造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大蜀道”交通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實施方案》《關于進一步加強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助推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同日 《四川日報》報道,商務部發布數據,2024年四川外商直接投資(FDI)到資26.1億美元、同比增速高于全國3.6個百分點,規模連續6年居中西部第一;全省存量外資企業5615家、同比增長4.2%,總量居中西部第一。
同日 《四川日報》報道,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2024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已備案信息: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國共302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在國家網信辦完成備案,105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或功能在地方網信辦完成登記。四川共有長虹云帆、曉模型XPT、海藝繪畫大模型、智媒大模型等9款應用完成國家備案和地方登記,數量居全國第六位。
1月19日至23日 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在成都召開。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曉暉,省委副書記、省長施小琳,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于立軍等到會祝賀。田向利代表政協四川省第十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工作報告。王曉暉在開幕式的講話中指出,全省政協工作要始終對黨絕對忠誠,始終保持發展定力,始終厚植為民情懷,始終守牢安全底線,始終堅持團結奮斗,不斷開創全省政協工作新局面。21日王曉暉參加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聯組會時指出,要持續優化要素環境,持續優化政務環境,持續優化市場環境,持續優化法治環境,持續優化法治環境;希望廣大政協委員聚焦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落地和省委發展戰略實施,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加強調查研究、積極建言資政、主動宣傳引導,有效助推全省改革發展。22日,省政府聽取了政協委員小組代表對政府工作報告和政府工作的意見建議,省委副書記、省長施小琳出席會議并講話,省政協主席田向利出席會議。23日,省政協主席田向利主持閉幕會并講話。
1月20日至24日 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成都召開。開幕會上,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開幕會執行主席王曉暉主持開幕會。省長施小琳代表省人民政府作工作報告。她指出,要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五個“必須統籌好”科學方法論,把準工作方向,重點做好9個方面工作:一是全方位擴大內需,穩住經濟大盤。二是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三是分類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快構建“五區共興”格局。四是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五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質效。六是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動力。七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八是構建同人口變化相協調的公共服務供給體系,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九是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24日,四川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后閉幕。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執行主席王曉暉主持會議并講話。他指出我們必須以科學理論引領前行之路,必須以發展實績應對未來之變,必須以改革開放激發活力之源,必須以改革開放激發活力之源,必須以底線思維筑牢安全之基。省委副書記、省長施小琳,省政協主席田向利,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于立軍出席閉幕會。
1月20日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曉暉參加在省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涼山代表團會議時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涼山作為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和曾經的深度貧困地區,要更加注重擴大內需,在抓項目促投資上取得新突破;要更加注重產業支撐,在資源能源轉化利用上取得新突破;要更加注重改革開放,在拓展發展新空間上取得新突破;要更加注重協調發展,在推進區域高水平協同上取得新突破;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上取得新突破;要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在加強平安涼山建設上取得新突破。
同日 省委副書記、省長施小琳參加在省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成都代表團會議時指出,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部署,扛起建設“三中心、一基地”等職責使命,對標國際國內一流,以更寬視野、更高站位謀劃和推動工作,以開拓創新、實干爭先的首位擔當,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開放、實現高效能治理、創造高品質生活上走在前列。
同日 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于立軍參加省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廣元代表團會議時強調,廣元發展大有可為,要牢牢把握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這個主線,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充分利用自身區位優勢,真抓實干、乘勢而上,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切實增加群眾收入、提升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實現追趕跨越。
同日 《四川日報》報道,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政協辦公廳印發了《2025年協商計劃》,明確了19個協商議題,涉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十五五”規劃編制、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金沙江航道開發、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建設等內容。
同日 省發展改革委發布信息,2024年,川渝300個共建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200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122%,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2025年川渝兩省市將共建總投資約3.7萬億元的320個重點項目,年度預計投資4414.5億元。《2025年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點項目名單》已由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聯合辦公室發布,兩省市2025年將合力建設107個現代基礎設施網絡項目,總投資2.5萬億元、年度預計投資2848.7億元。
同日 星河動力航天公司(簡稱“星河動力”)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5顆衛星送入535千米太陽同步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執行本次任務的是星河動力位于資陽的新一代固體飛行器研發生產基地制造和總裝的首枚運載火箭,也是首枚“四川造”民營商業運載火箭。
1月21日至22日 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普布頓珠先后前往若爾蓋縣總工會、郎木寺,阿壩縣四洼尼姑寺等調研,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涉藏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準確把握黨的民族宗教政策,認真落實省委決策部署,為鞏固實現穩藏安康的戰略要地凝心聚力。
1月21日 省統計局發布2024年四川經濟數據。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4年四川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4697.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7%。2024年度,四川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穩中提質。
1月22日 四川在成都舉行2025外國領團新春交流聯誼會。省委副書記、省長施小琳等與奧地利、法國、日本、意大利等20個國家駐蓉駐渝總領事館總領事及領事官員代表歡聚一堂,共迎佳節、共敘友誼。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普布頓珠主持活動。
1月23日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有關會議精神,研究我省貫徹落實意見。會議聽取了有關工作情況匯報。省委書記王曉暉主持會議并講話。
1月23日至24日 省軍區黨委十屆二次全體(擴大)會議在成都召開,省委書記、省軍區黨委第一書記王曉暉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全面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和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堅決扛起黨管武裝政治責任,扎實做好部隊和地方建設各項工作,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良性互動,不斷開創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新局面。
1月23日 《四川日報》報道,近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2025年全省30件民生實事實施方案》。30件民生實事,涵蓋了就業創業、教育助學、醫療衛生、養老育幼、扶弱濟困、城鄉宜居、交通出行、文體惠民、除險保安等9大領域,其中持續實施項目20件,新增項目10件。
1月24日 《四川日報》刊載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致廣大農民工朋友的慰問信。2024年,全省2600余萬農民工就業總體穩定,新增返鄉創業農民工8.3萬人,勞務收入達7340億元。
1月25日 省委副書記、省長施小琳前往雅安市調研節前重點工作,并實地研究進一步做好漢源縣“7·20”山洪泥石流災害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她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看望慰問受災群眾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委工作部署,繼續推進各項災后恢復重建任務,加快推動受災地區全面恢復提升,把產業重建作為加快災區振興發展的契機,帶動群眾持續穩定增收。副省長李文清,省政府秘書長曾卿,省直有關部門和雅安市負責同志等參加。
1月26日 《四川日報》報道,新春佳節即將到來之際,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曉暉,省委副書記、省長施小琳,省政協主席田向利,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于立軍等省領導,分別率團赴各地開展走訪慰問,看望困難群體、優撫對象、老黨員、先進典型和奮戰在基層一線的干部群眾等,向大家送去黨和政府的關心溫暖,向全省各族人民致以新春問候和美好祝福。
同日 2025年四川軍地領導迎春座談會在成都舉行。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曉暉,西部戰區上將司令員汪海江、上將政委李鳳彪,省委副書記、省長施小琳,省政協主席田向利,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于立軍等軍地領導歡聚一堂,共敘軍民魚水深情、共商軍地發展大計。 駐川部隊有關領導,有關省領導,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座談會。
同日 2025·四川老干部迎春團拜會在成都舉行。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曉暉,省委副書記、省長施小琳,省政協主席田向利,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于立軍等與老同志老干部歡聚一堂,共迎乙巳蛇年春節。部分在蓉的正省級老同志和副省級離退休干部,有關省領導,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等參加團拜會。
同日 《四川日報》刊發《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美麗四川建設的實施意見》。
同日 《四川日報》報道,省政府印發前沿科技攻堅突破行動計劃及六個重大科技專項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將統籌整合在川科技創新資源,集中力量開展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聚焦重點領域布局攻關任務,啟動實施54個重大項目。
同日 《四川日報》報道,第三批中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近日公布,全國共30個傳統農業系統被列入。其中,北川苔子茶復合栽培系統入選,是這一批次四川唯一入選系統。
1月27日 《四川日報》報道,成都海關發布信息,2024年四川實現外貿進出口10457.2億元,同比增長9.4%,進出口規模、對全國外貿增長貢獻、外貿主體隊伍3項指標接連創下歷史最高點。
1月29日 《四川日報》報道,2024年四川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2.4%。2024年700個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 9757.4 億元、投資完成率129.6%。2024年全省民間項目投資(扣除房地產開發民間投資)比上年增長9.4%、比全國快3.4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民間投資增長14.9%,民間投資的活力正被激活。
同日 《四川日報》報道,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四川監管局在蓉召開的2025年監管工作會議上發布信息,截至2024年末,“險資入川”余額6674億元,近3年年均增速13.6%。截至2024年末,全省銀行業資產、負債、存款、貸款余額分別為16.86萬億元、16.24萬億元、12.89萬億元、11.81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9.03%、8.94%、8.34%、11.08%,規模均列全國第七、西部第一。
同日 《四川日報》報道,2024年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經驗交流暨業務培訓會議發布信息,四川全面完成增發國債地災防治項目,2.6 萬戶群眾搬新家。2024年,四川地災領域獲得增發國債資金69.5億元,支持開展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綜合治理、監測臺站建設等項目,涉及21個市(州)、143個縣(市、區),項目數量和資金為歷年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