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資陽市委黨史研究室聯合印發2025年度史志“進校園”工作方案
為認真貫徹中共中央《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發揮黨史文化在立德樹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做挺膺擔當奮斗者,根據資陽市委部署安排,1月15日,資陽市委黨史研究室、市教育和體育局聯合制定印發了《2025年度史志“進校園”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明確,建立史志“進校園”長效工作機制,在全市范圍內組建1+3+N(1由市委宣傳部講師團、市委黨校、市委黨史研究室、市教育和體育局相關業務骨干約10人組成;3由雁江區、樂至縣、安岳縣機關宣講業務骨干各縣(區)約10人組成;N由全市中小學思政課、歷史課專業教師約600余人組成)的“史志進校園”宣講團,常態全覆蓋市及縣(區)中小學校史志宣教。
《方案》要求,2025年組織相關專家、業務骨干形成《史志思政課件大綱》,結合教育工委專題培訓,組織對全市中小學思政課、歷史課教師開展史志思政宣講專題培訓,宣講團分別到市內6所中小學開展示范宣講,3個縣(區)宣講團按照屬地就近原則分別到4所中小學開展示范宣講,并結合史志專題宣講、書記(校長)史志宣講、先進事跡報告會、展板展覽、視頻播放等形式,在全市中小學團課、隊課中融入資陽黨史相關內容,常態化開展史志思政課宣講。
《方案》強調,結合史志思政宣講開展短視頻拍攝和征集活動;通過祭掃烈士陵園、參觀資陽市博物館、瞻仰革命遺跡等方式,積極組織中小學校就近就便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學生“零距離”感受資陽紅色文化,“全方位”了解資陽發展歷程;將本地史志文化作為重要內容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在市內中小學創建2—4所史志閱覽室,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史志閱讀資源,讓校園師生通過親身參與、觀看短視頻作品等,銘記歷史,激發愛國熱情和奮斗精神。
下一步,市委黨史研究室將聯合市教育和體育局嚴把政治關和史實關,共同推動史志“進校園”工作,確保史志文化宣傳內容政治立場正確、史料準確無誤,形成全市中小學史志學校教育點上開花、面上突破的生動局面。
(資陽市委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