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內江黨史系統:共建黨史工作新格局 共促黨史事業新發展
2024年,內江市黨史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聚焦塑造黨史品牌,切實履行“存史、資政、育人”職能職責,認真做好“征、編、研、宣、審”各項工作,努力構建“大黨史”格局,不斷推動新時代內江黨史事業高質量發展。
堅定“黨史姓黨”,積極推動重大決策落地見效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省委十二屆五次、六次全會,市委八屆八次、九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注重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不斷推進“三會一課”、專題研討等集中學習提質見效,精心開展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宣傳宣講,多元探索“史志七進”方式方法,《內江史志(2024綜合刊)》首次進“兩會”賦能建言獻策;積極做好重大黨史事件、重要黨史人物和烈士紀念活動,舉辦羅世文同志史料研究座談會,修繕羅世文故居、凝練羅世文革命精神內涵等擴大英烈影響力的建議被內江市委采納;持續加強黨史人才隊伍建設,成立內江市史志文化宣講隊并舉行示范宣講;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積極送黨紀黨課到基層,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堅持同心聚力,扎實推進黨史征編提質增效
完成黨史三卷內文用圖、成渝雙圈建設實錄等7項黨史資料征集任務,征集“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論文25篇,《資中史志》出版“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專刊;全年完成黨史作品編印13部,《中國共產黨內江執政實錄(2023)》及各縣(市、區)執政實錄完成內部印刷出版;內江黨史三卷編寫工作方案經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編寫提綱獲省委黨史研究室審核批復,編寫相關工作有序推進;完成《四川省紅色遺址普查成果匯編(內江卷)》公開印刷出版,完成《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在內江》《三線建設在四川(內江卷)》《內江史志2024》《內江市級部門大事記(2023)》內部印刷出版,形成28萬字2024年度黨史大事記。
注重協同聯動,不斷增強黨史研究蓬勃張力
聯合威遠縣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舉行羅世文同志史料研究座談會,市委書記鄒自景到會講話,羅世文同志家屬代表、重慶紅巖革命歷史文化中心等專家學者40人到會交流,9篇論文成果收入《羅世文同志史料研究座談會文集》;聯合內江師范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成功舉辦內江市甜文化研究會首屆研討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背景下甜文化傳承與發展研討會,匯編論文成果29篇,為傳承弘揚糖業歷史文化、提升內江城市價值積極貢獻力量;市、縣黨史系統舉辦各類研討會議8場,深入開展黨史人物研究,累計編寫《關于推進內江蜜餞產業發展的建議》《羅世文精神的歷史形成、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等資政文章13篇,獲市、縣主要領導肯定批示4篇;《無言教誨 心靈洗禮——再讀周恩來家風故事》《小平同志與威遠氣田》等10余篇專題文章被《方志四川》《四川黨史》等平臺采用,《沱灌魂》等3篇文章獲評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75周年”征文二、三等獎。
聚焦育人鑄魂,多元助推黨史宣教深入人心
內江黨史方志網、內江史志公眾號發布史志文章和信息700余篇,省級以上史志網站刊載200余篇;開展“萬堂示范課下基層”“弘揚英烈精神 筑牢信仰之基”紅色英烈故事巡講、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等宣講40余場,舉辦專題史志講堂5場;在內江衛生與健康職業學院成立史志分館,實現高校史志分館全覆蓋,在鄉鎮(街道)建成市縣二級史志閱覽室20個,共建成史志閱覽室59個。向社會集中贈書2000余冊,開展宣傳活動80余次,上傳數字史志館史志文獻20余部。新建“內江史志”視頻號、抖音號,共完成《選擇》《甜蜜之城 “蔗”里內江》等23部短視頻制作發布。其中《隆昌沱灌鑄豐碑》《客風回響》等5部被學習強國采用,《選擇》《隆昌沱灌鑄豐碑》在中組部全國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網展播?!短鹈壑恰罢帷崩飪冉帆@評內江市三季度網上主題優秀作品并入選中國方志網2024年地方志網絡精品視頻展播。
嚴把史實關口,做好黨史作品審讀審看工作
認真開展黨史作品審讀審看工作,進一步規范和加強重要黨史文獻題材作品審讀。市本級積極參與市退軍局關于資中烈士紀念館展陳資料中涉及內江黨史史實的審讀審看,形成審讀意見10條均已被采納,參與成渝鐵路筑路民工紀念堂、內江糖業博物館等展陳資料收集和展陳大綱撰寫;各縣(市、區)黨史部門認真履行審讀審看職能,積極參與對廖釋惑烈士史料陳列館相關展陳內容、東鄉農民運動展陳史料、大型革命題材話劇《火種》劇本、羅世文烈士史料陳列館相關史料、威遠縣鎮西鎮梧桐村村史館史料、資中縣烈士陵園展陳史料等審看工作,提出審讀意見60余條均已被采納。
(內江市委黨史地方志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