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攀枝花市米易縣委黨史研究室:夯基固本 讓黨史教育鮮活起來
為貫徹落實《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充分發揮黨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作用,攀枝花市米易縣委黨史研究室加強基礎陣地建設,讓紅色歷史更“鮮活”,讓黨史教育更“走心”,扎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
在鞏固上深化,發揮陳列室作用
持續發揮史志陳列室在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傳統、教育引導大眾上的正向作用,不斷提升史志文化影響力。在全縣設有1個史志閱覽室、2個史志圖書陳列專柜,輻射聯動全縣12個史志閱覽室。充分整合各種資源,史志陳列室收藏了省、市、縣三級贈送的具有地方特色、可讀性強、教育傳承意義大的各類黨史、方志、地情類書籍。同時不定期加強對已建成史志閱覽室書籍的查漏補缺,不斷充實史志閱覽室資源,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在拓展上延伸,開展沉浸式宣教
按照《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要求,用好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紀念設施、革命舊址等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好革命文物,精心設計展覽陳列、紅色旅游線路、學習體驗線路,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將米易縣歷史文化展覽館確定為縣級黨史教育基地,米易縣烈士陵園申報為市級黨史教育基地,在用好傳統的展板、文物、藏品等靜態陳列基礎上,迎合紅色教育多樣化、年輕化、沉浸式的發展趨勢,增加運用燈光、視頻等高科技手段,增強環境熏陶、作品感染、紅色浸潤的教育情境和教育功能,增強民眾的互動性和體驗感,讓黨史學習教育更加鮮活更有吸引力。今年以來,累計接受各類團體參觀50余個,參觀人數達2000余人次。
在保護上開發,加快實施紅色項目
經全面摸排、普查、研判,米易縣委黨史研究室共確定紅色遺址11個,其中革命遺址4個、革命烈士紀念碑陵園1個、其他遺址6個,并根據分布區域、破損程度等情況進行分類管理,制定米易縣紅色遺址保護規劃,確保做到有效保護、全面保護。此外,還積極拓展紅色遺址功能,推進紅色遺址保護利用,如:將烈士陵園、歷史文化展覽館串聯打造為干部培訓和黨員黨性教育現場課堂,將四川省文化和旅游扶貧典型案例——新山傈僳族村和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龍華村打造為紅色旅游線路,構建紅色旅游矩陣,用紅色旅游助力鄉村振興,不斷提升紅色革命遺址保護利用水平,使紅色革命遺址保護成果更多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攀枝花市米易縣委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