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传媒在线,日韩国产天堂中文,九九夜夜操妹子,麻豆画精品传媒一区二区

四川黨史文獻網

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榮凌率隊開展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在四川史實研究實地踏勘

  九月是收獲的季節,也是播種希望的時節。為加強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在四川史實研究,還原歷史真貌,9月10日至14日,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榮凌率隊到瀘州市古藺縣、敘永縣開展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在四川史實研究實地踏勘,調研紅色美麗村莊的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情況。


  在中央紅軍入川第一縣——古藺縣的永樂街道德付村,踏勘組重走紅軍長征入川走過的道路,在毛澤東入川第一橋——巖桑溝興橋長久駐足凝望,共同回顧紅軍長征在古藺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感悟毛澤東一生的得意之筆“四渡赤水”的重大歷史意義和現實啟示。

  在赤水河畔太平鎮的太平渡渡口、九溪口渡口,踏勘組聆聽專業講解人員分享中央紅軍長征四渡赤水之二渡、四渡的歷史細節,集體感受毛澤東根據敵情變化靈活用兵、在運動中調動敵人、在不確定情勢中捕捉戰機的雄才偉略和高超戰略戰術。

  在茅溪鎮九壩村,踏勘組通過實地參觀長壩槽戰斗遺址,重溫中央紅軍四渡赤水轉戰茅溪的紅色歷史。懷著對革命先烈的無比崇敬和感恩之情,踏勘組一行步行前往陳胡屯垴垴萬人坑(紅軍墳)緬懷革命先烈,在簡樸莊重的悼念儀式中接受精神洗禮和革命教育。

  在雙沙鎮的白沙村,踏勘組參觀毛澤東和中央紅軍總司令部駐地舊址、白沙會議舊址及子珍廣場等紅色遺址遺跡,深受啟發和觸動,深化對白沙會議重要史實的了解和重大意義的把握。與鎮村干部就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助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進行座談交流,圍繞紅色資源發展規劃、史實挖掘、展陳布局、黨史故事編撰、短視頻拍攝等內容進行積極互動,共同會商用好用活紅色資源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有效舉措。

  在黃荊鎮香楠村,踏勘組參觀三斗種紅軍駐地舊址、雷打山戰斗遺址,頂著烈日徒步攀爬紅軍四渡赤水第一峰——虎頭山,現場體驗紅軍指戰員艱難轉戰于烏蒙群山時候的艱辛和艱險,以實際行動追尋紅色記憶,傳承長征精神。 


  在敘永縣境內,踏勘組來到石廂子阿布什塞村,瞻仰和參觀毛澤東等領導人駐地舊址、“雞鳴三省”石廂子會議舊址、紅軍造幣廠舊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銀行兌換處舊址、中央紅軍沒收委員會舊址、中央紅軍電臺舊址等地,現場聆聽微黨課《從博洛交接看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感受紅軍遵紀愛民、軍民魚水情深的《三個銅板》故事余溫,感悟“雞鳴三省”會議期間毛澤東等領導人表現出的獨立自主、顧全大局、敢于擔當、團結奮斗的革命精神。

  此次踏勘組織動員力度大、涉及地域范圍廣、集中踏勘點位多,除在瀘州踏勘大量點位外,踏勘組還前往云南省威信縣扎西會議舊址、大河灘莊子上、水田寨花房子等地進行調研。踏勘期間,踏勘組參觀了大量展館展陳、遺址遺跡,收獲了許多感人至深、生動鮮活的紅色故事,理清了四渡赤水在四川的一些史實分歧點、疑難點、空白點。參與踏勘的同志紛紛表示,此次踏勘收獲滿滿、意義非凡,通過走出“書齋”、走進“田野”實地踏勘,透過歷史遺址遺跡增強了革命歲月的現場感、代入感和既視感,為下一步開展四渡赤水史實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 


  9月13日,踏勘組成員齊聚虎頭山山峰,大家席地而坐,分享踏勘心得體會,總結踏勘成果成效,會商研究下一步工作任務。榮凌指出,此次踏勘成果豐碩、成效顯著,完成了既定任務,達到了預期目的。這次踏勘工作圓滿成功,離不開市縣領導的高度重視,離不開基層干部的務實作風,離不開黨史工作者的嚴謹研究,離不開老百姓對紅軍的真摯情感和對黨史工作的大力支持。下一步,要強化工作統籌,全力推動將踏勘成果轉化為研究成果和宣傳產品。要加強四渡赤水史實研究,在可讀性上下功夫,善于用鮮活生動的語言把真情實感滲透到黨史正史的字里行間,力爭寫出敘述得當、有質有文的精品力作;要優化四渡赤水在四川的故事選編工作,注重把小故事置于宏大歷史背景下來研究編撰,編寫出既有歷史厚重感,又蘊含時代啟迪的故事;要盡快消化四渡赤水相關史料,統籌把握新聞的真實性和藝術的審美性,精心編寫和打磨系列片腳本,用精彩的拍攝、感人的細節、準確的解說和優美的配音,以群眾喜聞樂見的系列片方式講好黨史故事。

  省委黨史研究室一級巡視員何飚隨同踏勘和調研,踏勘組成員和瀘州市、縣有關同志參加相關活動。

  (省委黨史研究室、瀘州市委黨史研究室)

責任編輯:四川黨史文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