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传媒在线,日韩国产天堂中文,九九夜夜操妹子,麻豆画精品传媒一区二区

四川黨史文獻網

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元市劍閣縣黨史和地方志事務中心深入挖掘史志資源打造“劍門蜀道史志文化走廊”品牌

  今年以來,廣元市劍閣縣黨史和地方志事務中心以構建“大史志”格局為著力點,深入挖掘黨史資源,持續擦亮劍門蜀道史志文化走廊品牌,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劍閣篇章集聚史志力量、注入史志動能。

  深耕深挖史志文化資源,著力提高“集聚度”

  一是健全完善機制。貫徹落實廣元市委辦公室《關于加強“一中心兩走廊”史志文化建設工作的通知》,科學確定建設一批特色鮮明的史志宣教陣地、開發一批精品史志文化線路、征集一批史志資料文獻、編纂一批高質量史志書籍、撰寫一批史志研究成果、推出一批史志宣教精品任務目標、工作路徑和保障措施。二是搭建工作平臺。全縣遴選21名黨史地方志專家,打造史志智庫。聯合縣社科聯、縣蜀道文化聯合會,組織史志專家聯動申報省市課題40個,省社科基金重大專項立項2個,市立項13個。史志中心自主研究的《翠云廊古柏歷史文化價值研究》立項為市級課題。三是聯動廣泛調研。組織史志專家,采取實地察看、座談討論等方式,對劍門蜀道、翠云廊、紅軍攻克劍門關、紅色村莊等史志資源的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進行深入調研。

  拓展拓寬工作平臺路徑,著力提升“知名度”

  一是拓展宣教陣地。深度參與紅軍攻克劍門關紀念館、大蜀道廉潔文化基地展示館建設。省市縣共建史志閱覽室9個,因地制宜設置“史志小微書架”200余個,通過自置、捐贈、交換等方式配備史志類書籍約11000冊。二是拓面開展宣講。發揮“地方志專家人才宣講團”“知客宣講團”“五老宣講團”作用,深入開展“四史”宣傳和黨史“七進”活動300余場次,覆蓋學生干部群眾3萬余人。三是深化區域協作。充分發揮牽頭縣區作用,主動拓展“朋友圈”,先后到朝天區、利州區、昭化區、青川縣、旺蒼縣開展劍門蜀道史志文化走廊建設對接合作,加強史料共享、課題共研、線路共謀,精心打造“紅色文化”“蜀道文化”“古樹名木文化”“名人文化”“特色民俗文化”五條精品文化路線。

  做強做優宣教矩陣,著力增強“美譽度”

  一是開展多元活動。以提升劍門蜀道史志文化走廊品牌影響力為重要抓手,探索黨史研學、紅色旅游、思政教育“三維一體”融合新路徑,打造“劍門蜀道上的思政課”。組織開展瞻仰參觀、微黨課、紅色經典誦讀等紅色研學主題活動1200余次,吸引外地黨組織共5萬余人次。二是開展廣泛宣傳。1-7月刊發史志宣傳信息及文章100余篇,數量位居縣區前列。短視頻《踐行初心  擔當使命——“背篼法官”郭興利》在“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四川印記”短視頻展播評選活動中獲優秀獎。

  (廣元市委黨史研究室、劍閣縣黨史和地方志事務中心)

責任編輯:四川黨史文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