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巴中市南江縣多措并舉扎實推進紅色基因傳承
近年來,巴中市南江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用好用足本地紅色文化資源,創新方式方法,講好南江紅色故事,教育引導干部群眾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強大的信仰力量。
傾心打造“紅色陣地”
深入挖掘和利用身邊特有的黨史資源、紅色資源,傾力打造具有示范帶動作用和較強輻射能力的紅色教育陣地,讓遺址遺存成為“教室”,讓文物史料成為“教材”,讓革命英烈成為“教師”。整合資金,先后實施紅四門及城墻、紅三十一軍醫院舊址、長赤蘇維埃政府舊址、巴山游擊隊指揮部舊址等保護修繕工程,對南江烈士紀念館、長赤蘇維埃政府舊址等3處展陳進行提升。將基礎條件好的革命舊址開辟為革命文化專題博物館、紀念館;把分散在農村的各類革命舊址融入到村(居)委員會、黨群服務中心、村史館等群眾活動集聚地;將巴山游擊隊紀念館等創建為四川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同時,充分利用紅色資源打造特色村落;長赤華潤希望小鎮、紅光鎮柏山村成為南江“紅色地標”、家門口“紅色學堂”。
用心講好“紅色故事”
開展讀紅色家書、看紅色影視、講紅色故事、唱紅色歌曲、辦紅色展陳、進紅色基地、訪紅色人物、做紅色傳人、行紅色實踐為主要內容的沉浸式體驗活動,突出分眾化、對象化、互動化宣傳。近2年來,先后開展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少年隊員講紅色故事、黨史演講比賽、紅色宣講員大賽等主題活動10余次;舉辦《紅色歷程光耀千秋》《巴山壯歌》《紅色文物流動圖片》等多輪紅色展覽,以藝術手法擴大影響力;在景區、社區等建成80余個史志閱覽室,配送黨史讀物10000余冊,延伸宣教觸角。傳唱紅色經典歌曲,在七一等重點時間節點,舉辦“百年風華、奮進南江”紅歌會。
精心挖掘“紅色內涵”
把加強理論研究和學術建設作為傳承紅色基因的基礎工作,突出抓好課題研究、學術交流、聯合調研、文庫編纂、數據庫建設等。近年來,圍繞地方黨史的重大事件、重要節點,組織專家學者對巴山游擊隊、川陜蘇區南江斗爭史等紅色文化資源進行深入挖掘、研究,形成一大批有思想深度、理論創見、決策價值和重要影響的研究成果。堅持把地方黨史研究、紅色文化挖掘放到“大黨史”視域下研究和宣傳,出版《紅四方面軍在南江》等作品。同時,主動加強與湖北紅安、陜西南鄭、浙江東陽黨史、文物等方面專家的合作,力求突破地域和時段局限,推動形成強大合力。
齊心打造“紅色作品”
深挖紅色資源中蘊藏的精神富礦,通過拍攝影視作品、排演歌舞話劇、編纂紅歌集等形式,打造獨具南江特色的精品力作和系列紅色文創產品,切實增強紅色歷史的感染力。拍攝《永遠的巴山紅葉》《巴山女紅軍》等紅色經典影視作品,在品味藝術中鑄魂育人。編排以巴山游擊隊的戰斗歷程為主線的現代川劇《紅漫巴山》、編排以脫貧攻堅駐村幫扶為題材的《滴灌》等,為受眾提供身臨其境的紅色教育。深入挖掘《趙母智救紅軍戰士》等紅色故事,講好奮斗故事、英雄故事。出版《中國共產黨南江百年歷程(1921—2021)》《碧血丹青映巴山》等20余種紅色書籍,制作《百年劇變》《巴山那年旗正紅》等微視頻,再現一個個歷史瞬間,讓“活教材”產生正能量、大流量,教育引導干部群眾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強大的信仰力量。
(巴中市南江縣委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