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綿陽市三臺縣委黨史研究室:以研究闡釋成果“聚勢賦能”黨史宣教見實見效
來源:四川黨史文獻網 時間:2024.07.05責任編輯:四川黨史文獻網
為進一步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綿陽市三臺縣委黨史研究室立足主責主業,堅持開門辦史,以研究闡釋成果“聚勢賦能”黨史宣教見實見效。
隨身學習新方法
注重黨史學習教育實效性,扎實推進黨史資料信息化建設,集中將《先鋒典范》《初心永恒》《東北大學在三臺》等黨史編研成果進行數字化處理,及時在綿陽市情網和三臺縣地方文獻特色數據庫網站進行展示;依托三臺發布、三臺融媒等線上媒介,宣傳播放《烽火歲月映初心》《西峰戰士》等黨史微視頻,持續辦好“梓州資訊”手機報黨史學習教育欄目,已推送黨史相關知識1000余期。
實景教育新形式
及時將黨史編研成果轉化為干部群眾喜聞樂見的黨史學習教育資源,深入挖掘紅色遺址魯班水庫歷史底蘊,參與制作實景式舞臺劇《奇跡與豐碑》,聯合完成紀錄片《江河歲月——人民渠七期魯班水庫建設紀實》的拍攝,積極推動魯班水庫入選全縣紅色研學點位;協助縣教體系統開發音樂黨課《歌聲頌黨史 奮進新時代》,講述者用音樂串聯百年黨史,用語言傳遞革命先輩的堅定信仰與愛國精神,歌聲和舞蹈演繹出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恢弘篇章。
現場教育新思路
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創新役前訓練模式,組織預定新兵到縣革命歷史展覽館開展役前紅色文化教育,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認真做好黨史進黨校工作,堅持把“四史”課程納入主體班教學,持續規范黨性教育現場教學點建設,常態化做好展陳內容和解說詞的完善、審定工作,同時在現場開展贈閱黨史書籍、主題閱讀等活動,讓紅色教育更具親和力、感染力。
(綿陽市三臺縣委黨史研究室)
責任編輯:四川黨史文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