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都都江堰市委黨史研究室:堅持“四個聚焦” 促進黨史工作提質增效
成都都江堰市委黨史研究室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四個聚焦”,促進黨史工作再上新臺階。
聚焦紅色資料征編,夯實黨史工作基點
一是突出“即時性”,開展常態化史料收集。每日關注《都江堰快報》收集都江堰市全市發生的大事要事,按月編纂黨史大事記。二是突出“針對性”,開展重要史料收集。專題收集全國產權制度改革第一村“鶴鳴村”產改資料、國有企業改革先鋒“寧江機床廠”相關資料。圍繞“都江堰撤縣建市前后的城市建設發展”“都江堰市抗擊‘5·12’汶川特大地震和災后重建的歷程及成效”等主題,開展對中共都江堰市委原書記徐振漢和都江堰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劉剛的采訪,形成口述訪談資料。累計收集照片100余張,文字資料超20萬字。
聚焦紅色資源利用,優化黨史作品編撰
一是推進黨史基本著作編撰。根據中央文獻研究院及省委黨史研究室、成都市委黨史研究室的總體要求,系統推進《中國共產黨都江堰市歷史(第三卷)》編撰工作。二是持續開展黨史資政研究。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大局,撰寫黨史資政報告《關于依托都江堰市紅色資源助力鍛造新時代堰工隊伍的報告》,資政專刊《都江堰一次特殊的歲修》《灌縣早期中共黨組織的創建與活動》。三是在黨史資料征編的基礎上,梳理研究都江堰市重要黨史人物,圍繞干希宇一家幾代人的經歷,開展黨史人物精神研究,提煉革命歷史人物精神。
聚焦紅色基因傳承,提升黨史宣教實效
一是建強黨史宣教平臺。協助都江堰市烈士陵園、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陳列館等黨史教育基地的改造提升工作。二是拓展黨史宣教渠道。加強黨史宣傳與微信公眾號的深度融合。在“蘭臺青城”微信公眾號開設紅色記憶系列宣傳欄目,制作推出相關推文。三是創新黨史宣教方式。豐富黨史“七進”活動,在黨史進機關、進企業、進農村、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絡的基礎上,在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籌建“微黨史館”。
聚焦紅色力量積蓄,強化黨史隊伍建設
一是整合內力,提高干部干事創業能力。組織干部參與學習討論、“本土講師”培訓、征文撰寫投稿、社科項目申報等多項活動,提高干部政治理論水平、理論宣講能力、黨史研究能力。二是借助外力,構建黨史橫向協同機制。加強與檔案、地方志、社科聯等相關單位的聯系協作,聘請黨史專家和黨史愛好者作為特邀顧問,支持和參與黨史研究、宣傳教育,聯合攻關黨史課題。
(成都市委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