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樂山市五通橋區委黨史研究室:《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照亮干事創業新征程
《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頒布實施以來,樂山市五通橋區委黨史研究室深入學習《條例》,將其精髓轉化為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展現新時代黨史工作者的擔當與作為。
為適應新形勢下黨史工作新要求,區委黨史研究室對人員結構進行調整,形成編纂、宣傳、研究、審核“四支隊伍”,各司其職,協同作戰,確保黨史研究工作的高效運行。同時,黨史研究室與區檔案館攜手共進,共同制定《五通橋區“大史志”工作格局實施方案》,拓寬黨史研究的視野,將黨史工作與地方發展緊密相連,實現黨史資源的深度整合與利用。
為進一步提升黨史學習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和感染力,區委黨史研究室開展“史志講堂”系列活動。活動至今已成功舉辦三期,每期都吸引了眾多黨員干部和群眾的關注與參與。此外,黨史研究室還精心繪制“紅色地圖”,將五通橋區的紅色資源進行系統梳理和展示,使得這些寶貴的歷史遺產得以更好地傳承和發揚。
在黨史研究工作中,區委黨史研究室緊緊圍繞“紅色史館”策展方案和丁佑君烈士紀念館展陳方案的修訂工作,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國共產黨五通橋歷史中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人物和事件,力求讓珍貴的史料記憶活起來、動起來。同時,黨史研究室還走進金栗鎮,用生動的黨史故事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深入西壩鎮高峰村,對精準脫貧戶的后續發展情況進行細致的調研,為扶貧史記編寫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專題學習研討中,區委黨史研究室全體人員深刻認識到,要將《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的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就必須將《條例》和《五通橋區第一個黨組織建立及相關資料選編》作為主要學習內容,納入黨史“七進”工作的宣傳內容中,使之成為推動黨史工作不斷前進的有力武器。黨史工作者們紛紛表示,將以“小黨史,大作為”的精神,積極撰寫心得體會,目前已收到《臺蘭無語守國史,初心中有愛寫春秋》《讓黨徽在資政育人中閃閃發光》等,以此記錄下各自在黨史研究道路上的點點滴滴,激勵更多的黨員干部投身到黨史研究和地方發展的具體實踐中去。
(樂山市五通橋區委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