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樂山市五通橋區黨史和地方志工作會議召開
5月24日,樂山市五通橋區黨史和地方志工作會議召開。樂山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吳道鴻到會指導,五通橋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雨出席會議并講話,五通橋區委常委、區政府副區長王海志主持會議。各鎮、區級各部門分管領導和工作人員100余人參會。
會議主要任務是學習《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地方志工作條例》,傳達全國全省全市黨史和地方志工作會議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會見獲國省表揚的黨史地方志系統先進代表時的講話精神,總結2023年全區黨史、地方志工作,并對2024年和今后一個時期黨史、地方志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會議強調,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下步工作:一、續脈鑄魂強引領。一是扛牢資政育人的職責使命,以《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和《地方志工作條例》為學習重點,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二是把握“續脈”功能,做好執政實踐和全區重要成就的圖片、文獻、音視頻資料收集、整理及大事記征編。三是以史志“七進”為抓手,建好史志文化墻(廊),持續推進史志閱覽室建設,推動融媒號“史志·檔案”等新媒體平臺建設。二、夯基壘臺建隊伍。一是構建“大黨史”“大方志”工作格局,選聘熟悉地方文史情況的人員為兼職史志員和特約研究員,提高社會各界對史志工作認識和重視程度。二是與宣傳、教育、文旅等部門建立史志工作交流聯動機制,定期開展史志工作研討,凝聚史志工作合力。三是選聘史志宣講員,組建史志文化宣講隊,探索開設史志大講堂。三、聚力提質賦新能。一是積極協助推進中國綠色硅谷博展中心、區委黨校紅色文化展示中心、鹽文化博物館三大場館建設,持續助力五通橋區英烈紀念園、丁佑君烈士紀念館建設修繕保護和提升利用,完成五通橋區情館建設。二是充分運用好丁佑君烈士紀念館、賀宗第、樂山“308”三線軍工暨永利川廠舊址等本土紅色革命遺址,打造五通橋區“紅色地圖”,促進紅色旅游融合發展。三是因地制宜做好同心村、先家村、雙漩壩村等村史館建設。四、積源成勢創品牌。一是立足樂山紅色革命策源地、樂山第一個黨組織建立地資源,開發一批黨史“微黨課”,統籌資料征編、宣傳教育、保護傳承利用等工作,打造五通橋黨史品牌。二是深入挖掘五通橋區工業文化歷史脈絡,完成《五通橋區鹽業資料選編》編纂出版(書名暫定),加快啟動《延續千年 橋通五洲——五通橋簡史》《五通橋近現代史話》等地情書籍編纂。三是講好五通橋的歷史文化故事,拍攝一批宣傳五通橋區紅色遺址和黨史人物革命活動的宣傳片,制作一批有深度接地氣的地方歷史文化視頻,培育地域特色史志文化品牌。
(樂山市五通橋區委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