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內江市史志宣教工作推動會召開
4月12日,內江市史志宣教工作推動會在市委黨史地方志研究室召開,市委黨史地方志研究室班子成員和各科負責人,各縣(市、區)黨史地方志研究室分管負責人及宣教工作人員參加。室主任申福建講話,副主任馮平主持。
會議聽取各縣(市、區)黨史地方志研究室宣教工作匯報,通報2024年1—3月全市史志宣教工作情況,就短視頻拍攝推廣和健全網絡輿情風險應對處置預案工作作出安排。
申福建對全市2024年史志宣教工作提出要求。他強調,一要筑牢意識形態。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積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播黨的創新理論成果,弘揚主旋律、凝聚正能量。要嚴格落實意識形態、網絡意識形態和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制,持續在行業內開展“歪曲黨史國史”有害信息審讀清理,確保意識形態領域絕對安全。二要學好史志法規。認真學習貫徹《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和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省教育廳印發的《關于加強全省教育系統史志文化宣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依法依規、通力合作做好史志宣教工作。三要推動史志“七進”。以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和地情文化為重點,組建史志文化宣講隊,深入機關、學校、企業等開展主題宣講。依托學校、鄉鎮(街道)等做好黨史方志館分館和史志閱覽室建設工作。持續打造黨史學習教育基地。四要完成宣教書籍編印和數字史志館建設。按要求完成《四川省紅色遺址普查成果匯編(內江卷)》的終審和印刷。按年度征集推送志書、實錄、年鑒電子書籍,建立數字史志館,推進黨史、方志文獻資料數字化。五要豐富宣教形式。舉辦史志講堂,編印史志期刊,開展短視頻制作,積極參加“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四川印記”短視頻征集大賽、“神秘蜀韻 百部川揚”網絡視聽精品傳播大賽和“傳承方志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地方志網絡精品征集展播活動,用好史志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載體,傳承紅色基因,講好內江故事,提升史志文化影響力。六要提高資政輔治成效。緊緊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提出具有參考價值的對策建議,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要堅持“史志姓黨”鮮明立場,持續打造“甜城史志資政輔治”品牌。要建強內江甜文化研究會,聯動四川大學、西南大學、內江師范學院、四川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等院校機構,共同開展甜文化、工商文化、商貿文化、沱灌文化等特色文化研究。七要提升信息編報質量。要優化史志信息報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進一步暢通黨史、地方志、黨委辦公室等報采渠道,用好史志網站和新媒體宣傳平臺,加大經驗類信息、建議類信息、動態類信息和地情類文章編報力度。
馮平安排部署短視頻拍攝推廣工作并作總結講話。他指出,一要把握方位節點抓落實,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和學習貫徹《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站好位盡好責。二要對標目標任務抓落實,既強壯“筋骨肉”硬實力,又提升精氣神軟實力,不斷開創信息編報、資政研究、紅色遺址匯編和史志“七進”等工作新局面。三要創新工作方法抓落實,全鏈條全周期做好短視頻選題、腳本、素材、成品和推廣工作,以數字化新技術驅動形式創新、內容創新,讓沉睡的黨史方志資源“活”起來、沉靜的史志研究成果“動”起來。四要樹立底線思維抓落實,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堅決把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原則貫徹始終,及時反擊歷史虛無主義,全面加強網絡安全防護,推動正能量贏得高流量、好聲音成為最強音。
會議還研判了內江黨史方志網和內江史志微信公眾號輿情風險,安排了健全網絡輿情風險應對處置預案等相關工作。
(內江市委黨史地方志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