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陶利輝帶隊到川滇黔邊區踏勘紅軍川南游擊縱隊斗爭史跡
11月25日至28日,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陶利輝帶隊到云南省昭通市、貴州省畢節市、四川省宜賓市和瀘州市開展實地踏勘,通過對紅軍川南游擊縱隊轉戰路線、會師及戰斗遺址實地踏勘,以及尋訪紅軍后代、參觀展覽展陳、開展座談交流等方式,深入挖掘整理游擊縱隊斗爭史實。
一是踏勘重要遺跡遺址。踏勘組先后在宜賓、昭通、畢節、瀘州等地踏勘了縱隊攻打筠連縣城、赫章縣城、織金縣城以及紅山頂戰斗、燕子口戰斗、木廠梁子戰斗、碗廠坡戰斗遺址,探尋朱家山會師、五龍山合隊處、大方長石尋覓縱隊接頭地、云南游擊支隊活動地等重大事件、重要活動的遺址遺跡,踏勘組結合地圖辨析點位,在游擊縱隊活動最南端織金縣城、最西端筠連縣孔雀鄉進行了資料采集。
二是探訪紅軍先烈后代。踏勘組通過多方聯絡,在筠連縣巡司鎮探訪了曾任紅軍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參謀長胡紫健之女,在威信縣探訪了云南游擊支隊隊長殷祿才之女、政委陳華久之女,在興文縣探訪了川南游擊支隊隊長金璲之子,踏勘組與他們進行了深入交流,表達了對先烈和革命前輩后代的慰問,收集了相關史料。
三是參觀紅色展覽展陳。踏勘組在威信縣參觀了扎西會議舊址,在禹王宮探尋川南游擊縱隊的誕生源頭,瞻仰了紅軍烈士陵園,前往威信舊城鎮參觀紅軍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展陳館,到大河灘參觀莊子上會議舊址和紅軍長征標語館。
四是座談交流辨析史實。踏勘組一行先后同昭通市、威信縣、鎮雄縣、畢節市、赫章縣、織金縣、大方縣、瀘州市、敘永縣、宜賓市、筠連縣、興文縣、江安縣黨研室及相關黨史專家進行了交流探討,就川南游擊縱隊的歷史脈絡、斗爭歷程、重要人物關系、新舊地名、重要決策及影響等進行了深入討論,厘清了部分史實,三省四地均表達了要加強對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歷史開展共研、共宣、共享的意愿。
五是總結踏勘部署工作。此次踏勘結束之際,陶利輝主持了踏勘工作總結會。會議認為,《孤軍使命——紅軍川南游擊縱隊斗爭史》編輯組前后組織了3批次踏勘,歷時10天,途經川滇黔邊區5市17個縣(市、區),行程3000公里,對紅軍川南游擊縱隊所涉及的41個重要點位進行了現場踏勘和辨析,特別是對紅軍川滇黔邊區游擊斗爭主力活動東西南北最終點位的辨識,朱家山會師時間的考證,大石盤戰斗、一碗水戰斗、紅山頂戰斗的考證,對于寫好游擊縱隊斗爭史和開展相關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會議要求,要把踏勘成果轉化為編寫的實際行動,按照編委會的進度和質量要求,按時高質量完成編寫游擊縱隊斗爭史的光榮任務。大家一致認為,通過踏勘,對縱隊斗爭史實有了更為全面深入的了解,對艱苦卓絕的轉戰歷程有了更直觀的感受,深刻感悟到紅軍游擊隊等革命前輩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矢志奮斗的革命精神。要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強化踏勘成果及新收集資料的運用,注重歷史真實性與語言生動性的結合,堅持進度與質量的有機統一,力爭把《孤軍使命——紅軍川南游擊縱隊斗爭史》編撰成為一部高質量的黨史專著。
?。h史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