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德陽市委黨史研究室創辦“史志文化巡回大講堂”推動史志宣講走深走實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抓住《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貫徹落實契機,豐富史志文化傳播方式,德陽市委黨史研究室(德陽市地方志辦公室)創新舉辦“史志文化巡回大講堂”,將宣講深入基層,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目前,已在綿竹市、中江縣成功舉辦。
著力“怎么講”的問題,創新宣講方式
直面干部群眾所需,制定了形式創新、內容豐富、體現地方文化特色的宣講方案,樹牢精品意識,確保活動實效。通過專題講座、微黨課、故事會、情景劇、專題展覽等形式,以更加樸實的語言風格,把黨史故事講清楚,把黨的創新理論講明白。宣講方式靈活多樣,拉近了宣講隊員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宣傳了黨的光輝歷史,講好了史志文化故事,把史志聲音“播”進人們心坎,把史志正能量“傳”進千家萬戶,達到“育人”目的。
著力“講什么”的問題,豐富宣講內容
?以宣講為抓手,用心用情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講透徹,把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講生動。宣講內容既大氣、正氣,又接地氣、冒熱氣、充滿煙火氣,在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中展望未來的宏偉藍圖,增強干部群眾對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信心。
著力“誰能講”的問題,錘煉宣講隊伍
從黨史系統、史志學會、老干部隊伍、紅色景區講解員、黨史愛好者中選拔人才,構建市縣兩級史志文化宣講網絡,組建涵蓋“五老”、專家學者、青年干部、理論骨干等類型的宣講隊伍。領導干部、史志專家等“帶頭講”,充分發揮專業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的優勢,將黨的創新理論講透徹,保證宣講方向的正確與權威。當地文化名人“參與講”,文化名人熟悉地情、能掌握群眾語言,著眼于當地深厚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人文資源,做到宣講內容的鮮活與可信。市縣兩級史志系統年輕干部“積極講”,通過宣講平臺進一步了解史志文化、梳理史志脈絡,促進業務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提升,強化宣講隊伍的賦能與延續。
(德陽市委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