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全省39個欠發達縣域托底性幫扶工作 施小琳講話
11月14日,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全省39個欠發達縣域托底性幫扶工作。省委副書記、省長施小琳出席會議并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區域協調發展、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和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決策部署,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扭住產業、人才、民生等關鍵環節,優化資源力量布局,加力加勁、精準施策,全力做好托底性幫扶工作,推動欠發達縣域加快追趕、跨越發展。
施小琳強調,要堅持因地制宜塑造優勢,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切實增強內生發展動力。在更加深入、更加精準、更加協同、更加創新上下功夫,幫助欠發達縣域找準自身定位和產業方向,充分發揮人文底蘊、自然風光、能源資源等獨特優勢,大力推進農牧業全產業鏈發展,著力壯大農村電商,打造特色主題文旅品牌,積極探索水風光電力就地消納、“綠電+算力”、共建飛地園區等產業模式,走出差異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道路。把產業真正落實到項目上,結合國家增量政策和“十五五”規劃編制,聚焦發展難點堵點痛點,謀劃包裝一批重點產業項目和能源、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礎設施項目,推動產業做大規模、做長鏈條、做強競爭力。要堅持“內育外引”相結合,幫助培養一批服務支撐欠發達縣域發展的強有力人才隊伍。
抓好駐村幫扶,有效整合農業、科技、金融、營銷、文創等領域專家智力資源,強化綜合性、巡回式幫扶;開展好“銀齡行動”,充分發揮老專家、老教授和退休干部等作用,切實幫助欠發達縣域補齊短板、轉化優勢。借力高校、科研院所、優質企業、幫扶方等資源,為欠發達縣域培養本土管理人才、營銷人才、技術人才和產業工人。要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托底性幫扶成效體現在群眾的獲得感上。著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認真落實“1+8”工作方案,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以工代賑、幫扶車間、勞務輸出等方式拓展就業渠道,扎實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深入分析欠發達縣域人口結構,優化教育、醫療等資源規劃布局,持續改善基本辦學條件,加強重大傳染病綜合防治,通過名校引領、結對合作、網絡課堂和醫聯體醫共體、互聯網醫院等方式,推動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向基層末梢延伸、為基層醫療服務賦能。
施小琳強調,要壓實受扶地主體責任,凝聚幫扶部門、東西部協作、省內結對幫扶地、在川央企和地方國企等各方合力,全力推動托底性幫扶政策舉措高質量落實。同時,堅決守牢耕地保護、生態保護紅線和安全發展底線。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董衛民主持會議,副省長胡云出席會議,省直有關部門和浙江省駐川工作組相關負責同志等參加。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