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元市劍閣縣黨史和地方志事務中心扎實推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地見效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廣元市劍閣縣黨史和地方志事務中心把深入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全會精神,作為當下和今后黨史工作的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作為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工作的一項重大任務,以更厚重的使命感、更強烈的責任感,扛起大使命大擔當,助力推動全會精神更好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錨定正確方向,在學深悟透、凝聚共識上下功夫
始終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黨史和文獻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切實擔當為黨“傳經布道”、為黨編修紅色家譜的神圣職責。先后組織開展第一議題跟進學25次、中心組帶頭學8次、黨員培訓系統學16次,講授專題黨課46場、舉辦“雄關大講堂”6次、專題研討25次、專題培訓8期,以深學篤用的實際行動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聚焦重點任務,在黨史征研、以史輔政上出實招
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富集、黨史資源豐富優勢,從歷史、理論、實踐和價值四個維度,做好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翠云廊古蜀道等史料征集整理編輯,把黨的創新理論研究好、闡釋好。緊扣紅軍攻克劍門關、劍閣會議、郭興利等黨史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深化專題研究,緊扣黨史三卷正本編寫深化基礎研究,黨史三卷編撰初稿基本形成。聚焦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做強文獻庫、思想庫、智囊團,《推動劍門關高級中學高質量發展建議》被市委納入全會決定,縣委轉化為成果運用,組建專班予以推進。推出《黨史資政》研究成果、資政成果9期,為全縣廣大干部群眾深入學習領會、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做好服務。
突出宣傳宣講,在創新載體、濃厚氛圍上見成效
統籌用好紅軍攻克劍門關紀念館、化林村村史陳列館等黨史學習教育基地、黨性教育基地、紅色展陳館、村史館等陣地,新建5個省市縣共建史志閱覽室、史志“七進”示范點。探索黨史研學、紅色旅游、思政教育“三維一體”融合新路徑,開發“劍門關高中—紅軍戰斗遺址遺跡遺物—化林村—開封鎮三線建設遺址”和大路河紅色文化旅游線路,打造“劍門蜀道上的思政課”。開展史志“七進”活動13場次,講好最鮮活、最生動、最親切的本土黨史故事,講好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實踐和偉大成就,切實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講清講透講實,讓黨的歷史“飛入尋常百姓家”,實現宣講者與聽眾的“雙向奔赴”。
(廣元市委黨史研究室、劍閣縣黨史和地方志事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