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樂山市犍為縣委黨史研究室積極探索構建“大黨史”工作格局
今年以來,樂山市犍為縣委黨史研究室積極探索構建“大黨史”工作格局方法路徑,聚焦黨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根本任務,全力推動犍為黨史工作高質量發展。
聚合力,構建“大黨史”體系
一是全面學習領會。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和文獻工作的重要論述統攬全縣黨史工作,召開專題會傳達學習全省黨史部門骨干培訓班暨構建“大黨史”工作格局現場會議精神,對全縣2024年黨史工作要點和目標任務再細化、再完善、再落實,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匯聚合力。二是注重協同聯動。充分整合黨史研究力量,與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縣委黨校等單位建立常態長效合作機制,通過聯合開展課題研究、陣地建設、宣傳和教育等,構建起黨委統一領導、黨史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協同配合、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大黨史”工作格局。三是強化制度管理。聯合犍為縣地方志辦公室制發《犍為縣史志員管理辦法》,全面明確黨史工作隊伍的總體目標、具體任務、工作規程、享有權利等內容,確保黨史工作隊伍實體化、常態化運行。四是優化智庫儲備。廣泛吸納各單位、退休人員、教師隊伍中的優秀黨史人才參與黨史研究,篩選納入第一批犍為黨史人才庫79名、聘用地方黨史專家3名,全面完成《中國共產黨犍為縣執政實錄(2023)》《中共犍為歷史120問》編纂工作。
拓外延,豐富“大黨史”載體
一是拓展傳播渠道。借助“微犍為”“組織犍行”“掌上犍為”等媒體平臺,打造犍為紅色文化線上宣傳矩陣,發布紅色圖文、短視頻等50余條,其中作品《8090講黨課》在全省“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四川印記”主題短視頻展播評選活動中被評為優秀獎。二是豐富活動形式。以黨史“七進”活動為抓手,建立“縣鎮村”三級立體宣傳體系,組建黨史專家隊、學生志愿宣講團等隊伍16支,通過展覽展陳、主題宣講、專題黨課、知識競賽等形式,廣泛開展宣講活動100余場次,覆蓋黨員群眾3.8萬人次。三是用活紅色陣地。深挖犍為紅色資源內涵,充分發揮黨史陳列館、“8·18”抗洪紀念館、李拔館等宣教陣地作用,開發精品紅色微課程10余個,舉辦黨史大講堂12次,整合建成史志閱覽室2個,捐贈黨史書籍500余冊,推動小微紅色資源活起來、動起來。
辦實事,突出“大黨史”質效
一是資源保護更有力度。堅持守好用活紅色資源,全覆蓋開展紅色資源征集普查,對審核后的紅色資源進行歸類整理,征集黨史重大事件資料5萬余萬字、黨史圖片100余張,上報的“樂山女曲實現樂山奧運獎牌‘零的突破’”“犍為被評為全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擬入選《中國共產黨執政樂山75年100件大事》。二是建言資政更有深度。緊扣市委賦予犍為建設市域副中心的使命任務,組織開展專題調研,形成一篇資政文章、一張項目清單、一本問題臺賬、一冊政策匯編、一套制度機制“五個一”成果,今年以來上報資政文章、學術論文3篇,其中《論鄧小平“四有”新人思想的哲學內涵與價值意蘊》入選全省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三是助推發展更有高度。充分利用嘉陽黨性教育培訓基地、中共犍為縣第一個黨支部陳列室等獨特紅色資源,結合犍為抗戰文化、紅色文化等,高質量打造嘉陽小火車-桫欏湖-小市村-清溪古鎮-犍為文廟古郡等紅色研學旅游精品線路3條,實現日均接待游客1000余人次,帶動旅游收入增加3億余元。
(樂山市犍為縣委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