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巴中市通江縣委黨史研究室打造“紅色+”模式不斷擦亮通江紅色底色
近年來,巴中市通江縣委黨史研究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耕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色沃土,打造“紅色+”模式,不斷擦亮通江紅色底色。
“紅色+作品”提升紅色文化底蘊
通江縣委黨史研究室成立編撰小組,廣泛吸納黨史工作者參與編撰。組織編撰《中國共產黨通江歷史(一卷)》(1921-1950),已公開出版;《中國共產黨通江歷史(二卷)》(1950-1978)已完成修改意見征集和初稿校正;《中國共產黨通江歷史(三卷)》(1978-2012)已完成大綱編撰和史料征集。編撰地方黨史特色書籍和校本讀物,內刊出版了《紅色基石》《紅潤兩河口》《川陜革命根據地革命歷史歌謠集》《中國共產黨通江百年歷史大事記》《通江革命舊址遺址圖集(上)》《老紅軍口述實錄》等黨史專著,以及《紅色豐碑》《紅色詩詞》《紅色故事》《紅色歌謠》等校本讀物,通過一系列實事求是之謀、腳踏實地之舉,通江紅色作品庫不斷豐盈,紅色作品質量持續提升。
“紅色+宣教”擴大紅色文化影響力
通過部門協同、社會共智,充分發揮舊址紀念場館陣地作用,在川陜省委黨校舊址、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開設《心懷家國為人民》專題微黨課和《巴山烽火》專題微視頻展廳,已累計吸引50萬余人次游客觀看,得到廣大游客一致好評。加強各部門、單位微信公眾號聯動,聯合“通江黨史”“四川通江”“大美通江”“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等微信公眾號,建立“黨史宣教矩陣”,常態化發布紅色微視頻、紅色故事、紅色人物,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擴大紅色宣教覆蓋面。組織優秀黨員、紅色講解員、黨史隊伍、退休干部、等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醫院、進企業等開展黨史宣講;著力策劃“紅城微課進支部”活動,以鮮活的故事、生動的講述,面向全縣黨員干部開展黨性教育,做到送課上門、送教上門、送思想入心門。
(巴中市通江縣委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