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樂山市五通橋區委黨史研究室量身打造定制化本土化黨史教育培訓精品課程
為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樂山市五通橋區委黨史研究室為區委組織部和區委黨校量身打造定制化本土化黨史教育培訓精品課程,深度解讀黨在五通橋的奮斗歷程及中國共產黨五通橋歷史大事件,生動再現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五通橋區各項事業取得的非凡成就。
講述紅色故事,點燃信念之光
課程精心選取了“信仰的故事”“紅軍長征”“為人民服務”等經典篇章,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信仰對于一名黨員的重要性。如黨史上著名的關于“信仰的味道”,講述中國共產黨最早的五名黨員之一、中國最早翻譯《共產黨宣言》的先驅人物陳望道在譯著的過程中,吃粽子時錯把墨汁當紅糖食用,卻仍感慨“真理的味道非常甜”這段佳話。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一段段感人的事跡,猶如一盞盞明燈,照亮了每位學員對理想的堅守與追求,激發出內心深處對黨和人民事業的無限熱愛與赤誠之心。
解讀本土黨史,賡續紅色血脈
作為樂山紅色革命的策源地,五通橋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和厚重的歷史積淀。從第一個黨組織誕生、新中國第一號發明專利、第一套真空制鹽設備、川南片區第一支股票,到五通橋區第一至九次黨代會及其執政實踐,課程特別強調了本地獨有的紅色文化底蘊與歷史價值,專門設計了“初心若炬”“弦歌不輟”“礪行如磐”“矢志不渝”四大章節,又根據區委主要領導的要求,進一步挖掘了改革開放時期五通橋在黨的領導下取得的成果。通過全景式展現了中共五通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動人瞬間,讓學員深切感受到先輩們的砥礪前行和奮斗精神。
回顧初心使命,凝聚奮進力量
為了增強課程的實踐性和參與度,巧妙設置互動環節,引導學員圍繞“入黨初心”和“如何成為合格黨員”等問題暢所欲言,鼓勵大家結合個人實際,分享感悟心得。此外,課后布置的“黨史知識競賽100問”,更是激發了學員的學習熱情,促使大家主動探索更多歷史細節,鞏固理論基礎,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每年,中共五通橋區委黨史研究室都會主動與區委組織部和黨校進行銜接,主要對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公務員初任培訓班、基層黨員示范輪訓班和入黨積極分子及預備黨員培訓班,專門設置如新中國史和黨在五通橋的奮斗歷程等課程,讓青年人在入黨前了解黨在五通橋的歷史,增添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
(樂山市五通橋區委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