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學勤烈士》完成內部印刷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史工作的系列講話精神,深入挖掘宜賓市長寧縣的紅色革命歷史,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近日,由長寧縣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長寧縣委黨史研究室編纂的《王學勤烈士》完成內部印刷。
王學勤,又名王興文,1893年8月8日生于長寧縣古賢鄉(今銅鼓鎮)三甲羅裙壩(今龍舞村1組)一個富裕家庭。是川南工農革命軍獨立團(后改為四川南方第四路紅軍游擊隊)團長王澤嘉的五哥。1919年考入成都鐵道學校,后肄業回家。
1923年王學勤烈士曾先后任長寧縣花灘鄉團總、楊森某部副官、珙縣隘口收稅站站長,在幾年的官場中,耳聞目睹反動政府腐敗,社會的黑暗,不愿做壓迫人民的幫兇。毅然跟隨其八弟王澤嘉干革命。
1928年6月,王澤嘉領導的“川南工農革命軍獨立團”在長寧縣太平鄉成立,王學勤烈士為獨立團的成立籌集槍支、經費,為獨立團的成立作出了重大貢獻。1929年6月,川南工農革命軍獨立團改編為四川南方第四路紅軍游擊隊,王學勤加入中國共產黨并任支隊長,他帶領一個支隊去興文大石盤,在滇、黔邊區的鎮雄、牛街、長官司、大灣子、大河灘等地開展游擊戰爭,配合主力行動,打擊土豪劣紳,為紅軍籌集經費。1930年6月,四川南方第四路紅軍游擊隊主力失敗后,王學勤將支隊帶回高縣漢王山繼續開展革命活動,并襲擊當時的川南重鎮李莊等,沉重地打擊了敵人。1932年2月,王學勤、王瑞華、王世方、劉漢清根據王吉成介紹,在瀘縣唱戲時,熟悉駐瀘縣戲劇院警備司令部一個連的情況,四人秘密前往瀘縣,擬奇襲奪取該連武器。由于叛徒出賣,三王一劉剛到瀘州蘭田壩一家旅館住下,即被密探發現報瀘縣警備司令部,王學勤、王瑞華、王世方被捕,被立即押送回宜賓,王學勤、王瑞華、王世方在敵人監獄受盡各種酷刑,但他們堅貞不屈,被監禁三個多月后在宜賓府堂壩被殺害。臨刑時,王學勤毫無懼色,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而英勇就義,犧牲時年僅39歲。
(宜賓市長寧縣委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