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元市旺蒼縣委黨史研究室多措并舉助力紅色革命遺址保護利用
近年來,廣元市旺蒼縣委黨史研究室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的重要論述精神,積極開拓創新,多措并舉助力紅色革命遺址保護利用工作。為全面了解《廣元市紅色革命遺址遺跡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貫徹落實情況,6月25日,旺蒼縣政府副縣長任偉霖調研紅色革命遺址保護利用工作。縣委黨史研究室、縣文旅體局、東河鎮和木門鎮黨委負責人陪同調研。
任偉霖來到中國紅軍城、木門軍事會議紀念館,通過實地查看,詳細了解《條例》宣傳貫徹落實、標識牌規范制作、解說詞完善、展陳文物保護、安全管理等工作。各單位負責人匯報了工作開展情況。
對今后的工作,任偉霖要求,一是法治意識要樹牢。紅色資源是稀缺資源,“存史、資政、育人”作用強,要明晰責任,依法推動保護利用工作,賡續紅色血脈。二是管理服務要規范。強化要素建設,推進咨詢專家委員會建設,凸顯紅色文化培根鑄魂作用。三是開發利用大提升。明晰紅色資源的歷史定位,加強項目建設,實現紅旅深度融合,增強紅色景區的實踐體驗功能,彰顯中國共產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光榮歷史和旺蒼人民的歷史貢獻。四是協調機制須健全。抓好統籌規劃,形成統籌合力,出臺保護規劃,共建依法保護、合理利用的工作格局。五是文化脈絡要厘清。深入挖掘整理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其精神內涵,促進革命文物征購和紅色教育工作。六是保障機制更完善。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健全保障措施,依法打擊嚴懲毀損遺址遺跡等違法行為。
下一步,旺蒼縣委黨史研究室將積極履職盡責,廣泛宣傳《條例》,提高其知曉率,推動紅色革命遺址保護開發利用上檔升級,深入挖掘研究紅軍文化、三建建設、大茅坡精神等革命文化,加快紅色遺址調查認定,推進數字化保護利用,參與《旺蒼縣紅色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規劃》編制工作,強化教育示范功能,賡續紅色血脈,用活用好紅色資源,助推旺蒼文旅融合發展,為加快建設“紅色旺蒼?中國茶鄉”注入強大的紅色基因。
(廣元市委黨史研究室、旺蒼縣委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