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瀘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在四川長征文物保護利用聯盟成立大會上作經驗交流
為加快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四川段工作高質量發展,11月21日,由四川省文物局指導,瀘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四川長征文物保護利用聯盟成立大會在瀘州召開。100多位文旅部門負責人齊聚瀘州,共同探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和長征文物保護利用等話題。瀘州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馮健受邀作經驗交流。
馮健以《以讓初心薪火相傳,把使命永擔在肩——新時代瀘州長征文物保護利用的實踐與思考》為題,從近年來“紅軍長征在四川”的黨史研究情況、瀘州近年來長征文物保護及活化利用情況、工作建議等三個方面作分享。
馮健認為,要踐行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正確的黨史觀,做好五件事:一是建立長征大數據。整合長征沿線黨史、文物信息總系統,推進各個戰役、會議、故事專題子系統的基礎數據建設、聯網和共享工作。二是打造長征思政課。目前國內已有“半條被子溫暖中國”“半截皮帶”較為知名。四川尚缺乏更多有品牌力作。可依托四川長征干部學院及其五個分院、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平臺,由黨史、黨校和文旅部門定期聯袂打造全省知名的,合情、入腦、走心的思政課品牌,并定期評比推送。三是推選長征好案例。由宣傳部門牽頭,相關地方政府和省級黨史、黨校和文旅文物部門參與,定期評選全省知名有創意、巧思的展覽、文創文旅產品、思政課等。四是舉辦長征大論壇。辦好四川長征精神主題論壇,讓論壇成為宣傳四川、研究長征、服務發展的盛會。五是助力長征沿線鄉村振興。準確把握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精神,尤其是省委關于“重點在縣域、難點在鄉村”的重大判斷,以長征為紐帶,推動四川長征沿線鄉村互聯互通,促進特色文旅、非遺和民俗的整合提升,讓長征沿線的縣城、鄉村“產業興、要素活、服務優、治理強”,率先成為省委提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示范成果。
(瀘州市委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