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創新模式 打響宜賓茶區域特色品牌
“在宜賓三江河畔烘堂老茶館,既有現代的光影,也有時代的記憶,既有棋牌的喧囂,也有靜坐的安寧,這里既可以體驗上世紀的茶館韻味,也可以品味深山的幽谷香茗。這里有人間的煙火味,也是城市的小清歡。”來過這里的茶客給予好評。
近日,作為四川酒茶集團產品體驗中心的烘堂老茶館開業,舊時的四方桌椅,一杯清幽的蓋碗茶,處處都是熟悉的味道,開啟當下宜賓品茶新體驗。
打造宜賓記憶老茶館
僰道出香茗,悠悠三千載。親戚臨門,泡上一壺好茶,好友來訪,斟上一杯香茗。茶館里一坐,一折紙扇,上下五千年任由評說;二三好友邀邀約約,品茗聽書飲茶看戲……宜賓人好茶,由來已久。史料記載,3000多年前的宜賓就有產茶記錄。歷史變遷湮滅了前塵往事,但茶一直留在宜賓人身邊。
長江首城——宜賓,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也是世界茶葉的發源地之一,還是中國早茶之鄉、世界著名茶鄉、世界(中國)早茶之都、川紅工夫故里。茶文化在宜賓源遠流長,已融入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茶文化,茶生活,茶故事,古往今來,沿襲著一種源遠流長的山情水夢。
“在那個年代,老茶館里人來人往,人們都把茶館當做交友聚會或是休息的好去處。”老宜賓廖振剛感慨道,“烘堂老茶館帶來蓋碗里的記憶,溫暖了時光,溫柔了歲月。”
“為什么宜賓沒有自己文化的老茶館?”在外創業多年的烘堂老茶館店主梁玫有著自己的思考,“在江浙、川渝各地都在將人文生活帶入民生,將各地的文化內涵帶入旅游經濟的大背景下,宜賓,這樣一個有著悠久歷史背景,有著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的城市,有著太多太多希望更多的人去了解感悟的。”
“想做一個誰來都覺得熟悉,拋開手機網絡,能夠沉浸在這氛圍里,回憶著過往,能夠愿意待得住的地方。”梁玫表示,為了這一愿景,烘堂老茶館于今年正式創立,同年更與四川酒茶集團深度合作,成為四川酒茶集團首家產品體驗中心,在四川酒茶集團的政策引導下,讓更多的人了解宜賓的酒茶文化,推廣“宜賓早茶”、“川紅工夫”,以更豐富的產品體驗,客戶反饋,售后服務,完全顛覆原有酒茶企業體驗模式,打造尋找宜賓記憶的老茶館。
創新模式 打響區域特色品牌
宜賓產好茶,好茶在宜賓。今天,宜賓更是青睞這一片片青蔥綠葉,將它打造成造福民生的綠色產業。
近年來,宜賓緊緊抓住“千億茶產業”的重大戰略機遇,堅持“質量興茶、綠色發展”的理念,加快推動茶產業轉型發展。今年,宜賓將著力實現茶園基地穩定130萬畝、干茶年產量達10萬噸、茶產業年綜合產值達到300億元以上;到2025年,在穩定全市現代茶園基地面積基礎上,干茶年產量達13萬噸,綜合產值達400億元以上,建成中國優質早茶強市、中國優質工夫紅茶大市和四川省現代茶產業第一強市。
四川酒茶集團按照市委、市政府“產業發展雙輪驅動”和打造“世界級白酒產業和茶產業集群”的目標,堅持以“聚資源、樹品牌、強營銷、謀合作”的發展思路,利用國有企業投資平臺優勢,通過企業并購、項目投資、產品收儲等方式致力于整合宜賓優質酒、茶資源,堅持以品牌發展戰略為導向,打造區域品牌、特色品牌和產品品牌,科學謀劃營銷方案,全力搭建營銷渠道,創新招引方式,推進強企合作,實現互惠共贏。
公司致力于興宜賓茶,富老百姓,強茶產業,全力宣傳推廣“天府龍芽”“宜賓早茶”“川紅工夫”品牌、拓展營銷渠道,目前已成功運營了上海營銷中心、青島營銷中心和宜賓冠英古街旗艦店。
四川酒茶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松柏表示,下一步,四川酒茶集團將借鑒烘堂老茶館新業態、新模式,在成渝雙城經濟圈鋪開“宜賓早茶”銷售渠道,同時全面推進線上等新流通渠道建設,將“天府龍芽”“宜賓早茶”“川紅工夫”推向全國市場,為宜賓茶由原料輸出變為品牌輸出貢獻酒茶力量,展現酒茶擔當。
宜賓市委黨史研究室(宜賓市地方志辦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