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四川省推薦全國黨史和文獻部門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候選對象的公示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關于評選表彰全國黨史和文獻部門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通知》(人社部[2021]115號)要求,經全省自下而上逐級評選推薦,全國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初審,擬正式推薦中共瀘州市委黨史研究室為全國黨史和文獻部門先進集體候選單位、中共綿陽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吳鋒同志為全國黨史和文獻部門先進個人候選人,現予以公示。
公示時間:2021年11月15日至2021年11月19日。
公示期間,如有異議,請向四川省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反映。反映形式為電話、信函、電子郵件,信函以到達日郵戳為準。反映情況須客觀真實,以單位名義反映情況的材料需加蓋單位公章,以個人名義反映情況的材料應署實名,并提供聯系電話。
聯系電話:028-63093142 028-63093146
郵箱:swdsyjs2021@163.com
通訊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商業后街3號省委黨史研究室評選辦
郵編:610031
附件:
1.中共瀘州市委黨史研究室主要先進事跡
2.吳鋒同志主要先進事跡
四川省評選推薦全國黨史和文獻部門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1年11月15日
附件1:中共瀘州市委黨史研究室主要先進事跡
中共瀘州市委黨史研究室成立于1989年,系正縣級參公事業單位,現有干部職工19人,主任1人、副主任1人。近年來,瀘州市委黨史研究室聚焦“存史、資政、育人”的主責主業,務實爭先、高位求進,取得可喜成績。連年獲市委目標考核一等獎,多次得到省委黨史研究室,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批示肯定。2016年獲省黨史工作先進集體。2021年獲全國地方志系統先進集體,為四川省唯一。其主要先進事跡如下:
一、政治堅定,班子團結,奮進力量不斷凝聚。把政治建室放在全室工作的首位,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省委、市委重要會議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始終做到對黨忠誠,切實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一突出、兩跟進”深化黨史研究,堅持民主集中制,2021年新到任主任1人,副主任1人,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斷增強。堅持嚴管厚愛,開展黨史地方志知識水平測試,組織干部參加各類培訓,近五年調入年輕干部3人,輪崗11人次,職務職級晉升18人次,造就了一支政治強、作風正、業務精的高素質隊伍。
二、思路清晰,重點突出,業務水平顯著提升。編撰出版《中國共產黨瀘州歷史(1921-1949)》《圖說紅軍長征在瀘州》等著作26部,其中《瀘州年鑒 (2019) 》獲全國地方志優秀成果二等年鑒,《瀘州年鑒 (2018) 》榮獲四川省第十九次地方志優秀成果年鑒類一等獎、《瀘州鹽茶古道》榮獲其他地方文獻類一等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課題《“雞鳴三省”會議文獻收集、整理與研究》取得重大進展,引起國家高層領導的重視并做出簽批。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宣傳專項引導資金項目課題《忠山初心——四川省第一個社會主義青年團支部的建立及影響》今年結題。牽頭承辦“瀘順起義——中國共產黨武裝起義的先聲”研討會、“朱德與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學術座談會暨朱德思想生平研究分會年會等多個大型會議。辦好《瀘州史志》資政參閱內刊,改版“瀘州史志”網、“瀘州史志”微信公眾號,編輯出版《瀘州史志》雜志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特刊。
三、務實爭先、銳意進取,資政輔治成效明顯。《關于我市打造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的情況報告》引起市委市政府重視,推動了《瀘州市紅色旅游總體規劃》的修編和實施;《關于做好“雞鳴三省”石廂子會議遺址遺跡保護利用的思考與建議》等多篇資政報告獲市委領導批示;多條立法修改意見獲采納。主動融入四川長征干部學院瀘州四渡赤水分院建設工作,全程參與“瀘州市四渡赤水教育館”打造,提供照片2000多張,史料100多萬字。收集整理王星、芮杏文等革命前輩生平事跡及大事年表,制成圖文資料冊,贈送給其后代,使他們非常感動,成功助力引進恒力集團、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400億元項目落戶瀘州。
四、聞令而動、開拓創新,學習教育亮點紛呈。創建“瀘州史志室黨史學習教育群”微信群,要求黨員每日至少分享1條心得體會,累計分享1300余條。開展每日晨讀,結合課題調研、主題黨日活動,屆時把晨讀搬到車上、路途中。撰寫《瀘州市黨史學習教育宣講提綱》,組建“酒城初心”黨史宣講團隊,打造黨史宣講品牌。室領導牽頭承擔市委宣講團3個分團的宣講工作,組織職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宣講、講座30余場。創新“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建設基層史志主題圖書角140個,贈書4000余冊。撰寫《回望百年路:中國共產黨在瀘州的輝煌歷程與深刻啟示》,在《瀘州日報》整版刊載。編寫《中國共產黨瀘州歷史簡明讀本》等輔助學習教材;參與省委組織部建黨百年部史部風展陳工作;與瀘州日報社等部門聯合主辦大型主題采訪活動;組織、參與其他學習教育活動10余次,聯合拍攝百集電視專題片《紅色瀘州》;強化黨史審讀審看,參與“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瀘州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展、話劇《密戰赤水》、微電影《成善謀》等各類展陳、視頻的史料提供及審核把關,今年以來對外提供黨史工作指導、咨詢、修改史實、審核把關等600余次。
附件2:吳鋒同志主要先進事跡
吳鋒,男,漢族,1965年12月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歷史學學士,1988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中共綿陽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三級調研員。其主要先進事跡如下:
一、政治立場堅定。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嚴守黨的政治紀律、政治規矩,思想與行動始終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保持一致。在工作中嚴格意識形態責任制,把好黨史工作政治觀,具有較強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
二、工作能力突出。長期以來從事黨史工作,熟悉黨史資料征集、編寫、研究、宣傳教育和資政等各項業務,一直是單位業務骨干,尤其是在黨史研究與宣傳教育等方面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和較高的學術水平,是全省少有的資深黨史工作者;有較強的組織能力、綜合協調能力和創新意識,參與承辦了多次全省黨史系統在綿陽舉行的重大活動及市委安排的重大活動。
三、工作成績顯著。在黨史編撰方面,先后擔任了《中國共產黨綿陽歷史》(第一、二、三卷)《中共綿陽簡史》等30多部地方黨史書籍的責任副主編及編輯組長。2016年以來,組織編寫了《綿陽三線建設》《綿陽軍轉民科技興市》《中國綿陽科技城》《從三線建設到科技城建設》等研究性專著,以及《精神風范——綿陽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傳略》《紅色典范——綿陽共產黨人故事選輯》《中國共產黨綿陽執政實錄》《中國共產黨綿陽歷史大事記(2007-2016)》《人民教育家張秀熟》等黨史著作15部,負責書稿的寫作、修改、統稿、編輯、出版等工作,其中個人撰寫書稿文字50萬字以上。在黨史研究方面,他先后撰寫了地方黨史專題資料、黨史學術論文30余篇,其中有20余篇文章入選參加省、市各類學術研討會,有20余篇文章在省、市報刊上發表;牽頭完成專題資政研究報告10多篇,執筆完成《關于習近平總書記知青時期來綿考察學習沼氣技術歷程的調研報告》《在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加強綿陽長征文化資源保護利用的建議》《利用紅色資源 助力鄉村振興——以綿陽市為例》《綿陽紅色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調研報告》等多篇資政報告獲市委主要領導肯定性批示;2016年以來有8項(含集體)成果獲綿陽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其中組織編撰的《中國共產黨綿陽歷史 》(第三卷)《綿陽軍轉民科技興市》獲得一等獎,有3項成果獲二等獎,論文《從三線建設到創新驅動發展》等3項成果獲三等獎。在黨史學習和宣傳教育方面,創造性開展工作,在全省率先推行基層黨史宣傳教育示范點建設,2018年全省黨史系統在綿陽召開黨史七進現場會推廣這一經驗;加強黨史陣地建設,編撰中共綿陽歷史展覽館展陳大綱,中共綿陽歷史展覽館建成開放,指導建成四川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4個,綿陽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8個,綿陽市黨史宣傳教育示范點20個;協助省委組織部編撰部史部風展陳大綱,得到省委組織部領導充分肯定;主持編寫黨史宣傳教育各類讀本10多部,拍攝黨史宣傳教育片《中國共產黨綿陽歷史(10集)》《初心與輝煌》等5部,撰寫腳本3萬字;牽頭舉辦“感恩奮進 10年巨變——紀念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壯麗七十年∙奮進新時代——綿陽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百年奮斗路 起航新征程——綿陽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展”等重大黨史展覽5次,承辦各類研討會3次;不斷完善綿陽黨史網站,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影響。
四、工作生活作風優良。始終把“做事先做人,萬事勤為先”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熱愛黨史工作,1988年四川大學畢業后三十多年如一日一直奮斗在黨史戰線上,勤勤懇懇、愛崗敬業、甘于清苦、樂于奉獻、勤學善思,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熱情,認真負責地做好每一項工作。在工作中嚴謹細致,任勞任怨,經常性加班加點毫無怨言。為了搶時間完成中共綿陽歷史展覽館展陳大綱,2016年在90高齡的母親病危住院期間,在照顧母親的病床前仍日夜加班工作。注意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恪守職業道德規范,為人正直,作風正派,品行端正,清正廉潔,尊重領導、團結同志,顧全大局,謙虛謹慎,待人誠懇,無不良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