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传媒在线,日韩国产天堂中文,九九夜夜操妹子,麻豆画精品传媒一区二区

四川黨史文獻網

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鄧小平西南三線“煤鋼聯盟”布局的成就

  

張洪林 王邱悅 李政

  60年代中期,鄧小平作為中共中央第一代領導集體重要成員,參與了三線建設的決策規劃和指導實施,是三線建設的重要決策規劃人和組織實施的重要領導者。特別是1965年11月1日至12月7日,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開展三線建設的戰略決策,鄧小平深入西南三線現場視察34天,行程3000多公里,視察現場42處,決策確定了西南三線建設“煤鋼聯盟”兩點一線“鐘擺式”戰略布局。即從六盤水向攀枝花運進煤炭,同時在六盤水建立鋼鐵廠,利用運煤返回空車運回攀枝花鐵礦石的“鐘擺式”對流,有力促進了西南三線工業建設發展。經過50多年建設,這個“鐘擺式”布局發揮了巨大作用,以四川攀枝花為鐘軸,以成昆、貴滇鐵路為兩擺,向成都、重慶、昆明和貴州六盤水輻射。把攀枝花、六盤水資源與重慶、成都、昆明制造基地緊密聯系起來,形成了西南工業建設新經濟戰略格局。為西南工業建設,攀枝花、六盤水工業城市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提高了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和經濟水平。

  鄧小平確定“煤鋼聯盟”兩點一線布局

  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作出三線建設的重大決策。三線建設是在當時國際局勢日趨緊張的情況下,為加強戰備,逐步改變我國生產力布局的一次由東向西轉移的戰略大調整,建設的重點在西南、西北。鄧小平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作為中共中央第一代領導集體重要成員,參與了三線建設的決策規劃和指導實施,是三線建設的重要決策規劃人和組織實施的重要領導者。

  1964年,我國第三個五年計劃(1966—1970年)是在鄧小平主持下制定的,計劃中心任務由原來的抓“吃穿用”,迅速完成了向三線建設為中心的轉移。同年8月,鄧小平主持中央書記處會議決定: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建設三線。9月5日,鄧小平主持中央書記處發出《關于計劃工作的指示》,明確提出四項原則:(一)三線建設要落實。(二)三線的調整要立即行動。(三)基本建設投資,首先保證三線建設的需要。(四)工業生產不論三線還是一線,都要發展。三線建設中心是成昆線。西南建設以攀枝花為中心。①

  為了建設好西南大三線,1965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做出《關于西南三線建設體制問題的決定》,決定成立西南局三線建設委員會,以加強對整個大西南三線建設的領導。鄧小平提議由中央政治局委員、西南局第一書記李井泉任主任,國家計委副主任程子華、西南書記處書記閻秀峰為副主任,后來又增加了彭德懷為副主任。同年11月,鄧小平在視察西南三線建設時,他把第一機械工業部部長段君毅召到重慶,具體指示要充實兵器工業的一些重要工廠的力量,派華東局經委副主任錢敏任西南三線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加強了西南三線建設的領導。當年,鄧小平在中央書記處會議上提出:要加強對三線地區基礎工業的建設,要用六年的時間,把西南后方的基礎打好。

  本來,按照1964年7、8月國家計委和西南局的西昌會議規劃,攀枝花主要發展鋼鐵,六盤水主要發展煤炭,之間沒有什么互動關系。1965年11月1日至12月7日,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開展三線建設的戰略決策,鄧小平和李富春、薄一波等一行赴西南的四川、貴州、云南省視察指導三線建設,現場視察34天,行程3000多公里,視察現場42處,除大會講話外,在現場口頭指示14次。鄧小平在視察了西南三線企業布局以后,敏銳的關注到六盤水與攀枝花,西南煤炭和鋼鐵這兩個大型聯合企業共同發展的重要關系,決策確定了西南三線建設“煤鋼聯盟”兩點一線戰略布局。②

  11月24日,鄧小平一行深入六盤水視察,先乘專車來到六枝的地宗礦坑口視察。但是那里剛剛開始掘進,連個象樣的喝水、歇腳的地方都沒有。鄧小平一行是在一個未建成的澡堂里與現場人員見的面,聽取了現場施工負責人的匯報。后來在六盤水聽取了煤炭部、西南煤礦建設指揮部負責人鐘子云、范文彩、丁丹等關于六盤水礦區的生產建設情況的匯報后,鄧小平非常高興,他說:“看到西南有煤、有鐵,就放心了,不然建好多工廠也沒有用處。辦好西南的兩個大型的聯合企業就好了,就有希望了!边@時候,鄧小平已經敏銳地關注到了六盤水與攀枝花,西南煤炭與鋼鐵這兩個大型聯合企業共同發展的重要關系,萌發了西南三線“煤鋼聯盟”布局的構想。③

  12月1日,鄧小平一行到達攀枝花(原渡口)。他不顧旅途勞頓,一定要先上鐵礦山。在冶金工業部副部長、攀枝花特區黨委書記徐馳等人陪同下登上鐵礦山,到達蘭尖鐵礦的最高峰。徐馳等人就地攤開地形圖,向鄧小平簡要匯報攀枝花鋼鐵聯合企業及煤炭、電力、水泥、鐵礦、石灰石礦等廠礦的選址和建設安排,又匯報了江南岸距此15公里的仁和區,正在建的副食品生產基地的情況。鄧小平高興地說:“要說在攀枝花搞鋼鐵,這里得天獨厚啊。這個鋼鐵廠的選址,我看很好嘛。建工廠少占耕地的問題,講了多少年?你們帶了一個好頭。以后,讓各部委的領導們都來這里看一看!

  2日,在攀枝花新建的招待所會議室里,鄧小平認真聽取了徐馳對攀枝花基地模型沙盤的詳細講解,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匯報后,以一個戰略家的眼光,認為在這里建設后方鋼鐵基地的條件成熟,當即代表黨中央確定了攀枝花鋼鐵基地的建設方案。最后,鄧小平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對攀枝花鋼鐵基地建設中的一系列具體問題作了明確的指示。指出:“攀鋼何時投產,六盤水何時供煤,成昆線何時通車,何時供應多少煤和鐵路承擔多大運量,三家都要制定和執行相互配合的時間表!痹诼撓氲搅P水與攀枝花的重要關系,提出了:“煤鋼聯盟,中心是煤”發展布局的初始規劃。④

  7日,鄧小平在昆明飯店主持召開西南鋼鐵工業發展問題的會議。李富春、李井泉、程子華、廖志高、曾希圣、谷牧、呂正操等中央部門和西南地區負責人都出席,會議的主要議程,是規劃西南鋼鐵工業的布局及煤炭、鐵路、電力與其配套的關系。余秋里及西南局、各部委負責人做了匯報。冶金工業部副部長、攀枝花特區黨委書記徐馳匯報了攀枝花鋼鐵基地的建設;煤炭工業部副部長、六盤水地區工業建設黨委書記鐘子云,向鄧小平一行等領導匯報了六盤水建設規模和進度等情況。當時鄧小平指出:“六盤水煤礦建設基地很重要,既可滿足西南鋼鐵和動力用煤,又可支援兩廣(廣東、廣西),以減少北煤南運!币笞⒁赓F州六盤水地區的規劃和發展。決策確定了西南三線建設“煤鋼聯盟”兩點一線的戰略布局。鄧小平在規劃布局時指出:攀枝花的礦,水城的煤可以實現“鐘擺”運輸,最為經濟合理,兩點一線集大成。即從六盤水向攀枝花運進煤炭,同時在六盤水建立鋼鐵廠,利用運煤返回空車運回攀枝花鐵礦石的兩點一線“鐘擺式”對流合理協作,有力促進了西南三線工業建設發展。為西南工業建設,和攀枝花、六盤水工業城市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⑤

  實施“煤鋼聯盟”兩點一線布局的成就

  在鄧小平西南三線“煤鋼聯盟”兩點一線“鐘擺式”戰略布局確立后,西南三線建設在規劃四川攀枝花鋼鐵基地發展中與貴州六盤水煤炭工業基地作為一個系統工程整體考慮。加快了西南三線建設向協作、縱深發展,使六盤水、攀枝花西南煤炭與鋼鐵這兩個大型聯合企業得到了共同發展。經過50多年建設,這個“鐘擺式”布局發揮了巨大作用,為西南工業建設,和攀枝花、六盤水工業城市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提高了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和經濟水平。

  六盤水建設成就。六盤水,位于貴州省西部,有豐富的煤炭資源。1964年7月,西南三線建設委員會,根據毛主席和黨中央提出的加快三線建設重大戰略決策,在西南三線建設長遠規劃(西昌)會議,規劃了建設以六盤水為中心的煤炭基地。六盤水煤炭基地包括六枝、盤縣、水城三個礦區。1965年1月,西南煤礦建設指揮部在六枝成立,六盤水煤炭基地建設正式拉開帷幕。當年,從吉林、山東、湖南等全國各地抽調近10萬人的建設隊伍到達六盤水地區,同時還調集了50萬噸各類建設物資。下半年,在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思想的指導下,首先在六枝礦區開始建設,并按期完成六枝煤礦、地宗分廠、六枝至地宗的輕便鐵路、六枝車站至地宗分廠的大鐵路和隧道工程。同時,開始水城礦區的建設。1965年12月,根據鄧小平“煤鋼聯盟”兩點一線布局,綜合利用、全面發展的思想,使六盤水在建設煤礦、鐵路的同時,增加建設鋼鐵、電力兩大部類,形成了一個新型工業城市的藍圖。1966年,六盤水煤炭基地建設掀起高潮。開工建設的有月亮田、老屋基、土城等礦區,總規模達到年產880多萬噸。水城鋼鐵廠、發電廠、水泥廠等三線工業項目相繼投入建設。到1978年底,六盤水煤炭基地初具規模,主要工業建設項目相繼建成投產,當年產煤炭730萬噸、洗精煤186萬噸、鋼鐵25萬噸、發電量4.2億度,水泥43萬噸;工業總產值3.95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67.9%。基本形成以煤炭工業為主體,包括冶金、電力、建材、機械制造工業在內的綜合性戰略后方基地,初步建成新型工業城市。

  經過50多年的建設,六盤水從1964年僅有一個人口不足1萬的水城鎮,陸續建成了六枝礦務局、水城礦務局、盤江礦務局、水城鋼鐵廠、水城發電廠、盤縣電廠、水城水泥廠、六盤水煤礦機械廠等大中型企業,形成了煤炭、電力、鋼鐵、建材四大支柱產業,還形成了攀西——六盤水資源開發區、貴州鐘山經濟開發區。2018年,六盤水市工業基地達到年產原煤2160萬噸、生鐵100萬噸、鋼60鄧小平同志在聽取攀枝花鋼鐵工業基地建設規劃匯報。萬噸、鋼材55萬噸、電力裝機100萬千瓦、水泥120萬噸的生產能力,成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業基地之一。全市生產總值從1964年的0.87億元,飛躍到2018年的1525.69億元,增長了1695倍。使六盤水市建成了現代工業城市。

  1996年10月,江澤民總書記視察六盤水市時指出:“六盤水煤炭儲量很大,真了不起!薄叭大企業,為我國的經濟和國防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表現了可貴的奉獻精神”。⑥

  攀枝花建設成就。攀枝花(原渡口),位于四川、云南交界部、金沙江與雅礱江交匯處,有豐富的礦產、水能資源,已探明主要礦產有47種,鐵礦(主要是釩鈦磁鐵礦)儲量占全國20%;伴生鈦資源儲量占全國的93%,居世界第一;伴生釩資源儲量占全國的63%,居世界第三;石墨資源儲量居全國第三。

  早在1958年3月,在成都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主席就批準了建設攀枝花的設想,并指示要組織力量盡早開發。1964年6月6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提出了關于開展三線建設的問題。要求:“攀枝花鋼鐵工業基地的建設要快,但不要潦草,攀枝花搞不起來,睡不著覺!蓖9月,全國計劃工作會議正式提出:用7到8年時間,在地處西南地區的攀枝花,初步建立起一個比較完整的包括冶金、機械、化工、燃料等主要工業原料基地。

  1965年12月1—2日,鄧小平在攀枝花視察,盡管只有短短的兩天時間,但卻對攀枝花的開發建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確立了整個攀枝花工業基地的基本布局,直接促進和加快了攀枝花的開發建設。鄧小平在深入攀枝花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一錘定音,代表中共中央批準了攀枝花鋼鐵工業基地建設方案。他說:“攀枝花是得天獨厚的好地方,在弄弄坪建鋼鐵廠,是非常理想的。”根據鄧小平的指示,工程設計人員認真制定工作計劃,將“弄弄坪”的山坡,爆炸成4個大臺階、23個小臺階的各級臺階平地,輔以先進的多種運輸方式和相適應的工藝流程,建成鋼鐵基地。開創了世界鋼鐵基地建設史上的先例,工廠用地減少一半,創下噸鋼占地面積世界最低的紀錄,被外國冶金專家贊譽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跡”。因而被譽為“象牙微雕”式的立體大型企業,年生產能力達到300萬噸鋼。2018年攀鋼集團產值達到780億元,同比增加110億元,增幅16%,創歷史新高,成為三線建設工業成功的典范。

  1965年12月,根據鄧小平“煤鋼聯盟”兩點一線布局,綜合利用、全面發展的思想,攀枝花的開發建設隨即大規模展開,1966年大批量集結施工隊伍,來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國各地10多萬人參加建設,相繼興建503火電廠、河門口火電廠、新莊火電廠,金沙水泥廠、渡口水泥廠、成昆鐵路正線建設等項目。在建設中,遵照鄧小平“攀枝花地區多建大小橋梁,這樣金沙江兩岸的交通就活了”的指示,先后在金沙江、雅礱江上興建渡口大橋、密地大橋、新莊大橋等10多座橋梁,把兩江兩岸連成一線,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產業協作交通網。到1978年底,攀鋼從出鐵、出鋼、軋出鋼材,生產出優質鋼軌,遠銷省內外;成昆鐵路全線建成通車,打開了南北通道;與此相配套的冶金礦山、焦化廠、燒結廠、煤炭、電力、運輸等完全建成投產,當年生產總值達到6.69億元;拘纬梢凿撹F工業為主體,包括冶金、能源、化工、建材等工業在內的綜合性戰略后方基地,初步建成新型工業城市。

  經過50多年的建設,攀枝花從64年“7戶人家1棵樹”的不毛之地,先后建成二灘水電站,攀西資源綜合利用開發區、釩鈦產業園區、格里坪民營經濟創業園區、新九工礦區、白馬工礦區、國家級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等,形成了工業集群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鋼鐵、釩鈦、能源、化工基地。電力裝機450萬千瓦,輸送川、渝、華東等地區;鋼軌產品銷往印度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中科院、清華、川大等科研院校,對釩鈦開發進行聯合攻關,取得巨大成效。使我國由釩的進口國,一躍成為釩的出口國,正向著世界級釩鈦產業基地進發。全市生產總值從1964年的0.94億元,飛躍到2018年的1173.52億元,增長了1248倍。其中,釩鈦產業產值突破375億元、增長76%。使攀枝花由鋼鐵之城,轉向中國釩鈦之都的現代新型工業陽光花城。

  原國務院總理朱镕基,精辟地將攀枝花開發建設概括為“毛澤東思想的產物,鄧小平理論的成果”。⑦

  從“煤鋼聯盟”兩點一線“鐘擺式”布局縱深發展,延伸到整個西南,即以四川攀枝花為鐘軸,以成昆、貴滇鐵路為兩擺,向成都、重慶、昆明和貴州六盤水輻射。把攀枝花、六盤水資源與重慶、成都、昆明制造基地緊密聯系起來,形成了一個西南三線建設新經濟戰略格局。

  經過50多年的建設,西南這個“鐘擺式”布局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當年的點線分布擴展為生機勃勃的新經濟區。成昆鐵路沿線輻射范圍13.6萬平方公里,包括四川、云南、貴州的7個地、市和所屬50個縣、市。鐵路支線和高速公路四通八達,企業和科研機構星羅棋布,崛起了西昌、綿陽、雅安、樂山、德陽等新型工業城市,成都、重慶、昆明、貴陽等西南的中心城市,經濟和科技能力顯著增強。

  攀枝花已經發展成中國重要的鋼鐵、釩鈦、能源、化工等工業基地和現代新型工業城市,延伸到四川涼山州、成都市、綿陽市及重慶市、廣西北海市等地建廠。正在加快釩鈦新城和攀西科技城建設,將打造成為世界級釩鈦產業、中國重要稀土制造基地和釩鈦之都的陽光花城;六盤水已經發展成中國重要的煤炭、電力、鋼鐵、建材等工業基地和現代新型工業城市,在建的高新區,正打造成為集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材料產業等先進制造、科技研發為一體的產業新城。有經濟學家指出,“煤鋼聯盟”兩點一線,帶動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和經濟水平提高,相當于跨越了5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⑧

  如今,“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等國家戰略的實施,給攀枝花、六盤水帶來了新的聯盟發展契機,正聯合川滇黔毗鄰區域建設攀西—六盤水資源經濟開發區,攜手昆明、楚雄、麗江等地共建攀昆經濟帶。將促進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和經濟大發展,取得更輝煌的成就。

 。ㄗ髡邌挝唬簭V安區檔案館)

  注釋:

  ①《三中全會和改革開放》,樊憲雷等著,青島出版社,2016年12月版。

 、凇30年農村改革的四條基本經驗》,柏晶偉,中國經濟時報。

 、壑袊伯a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2017年10月18日。

  ④《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人民日報(海外版)》2012年12月31日。

  ⑤習近平:《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12月23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658頁。

  ⑥在山東考察結束時的講話,習近平,2013年11月28日。

  ⑦《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中央政策研究室農村研究局,2019年第3期。

 、唷渡钊胪七M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人民日報(海外版)》2017年3月9日。

  ⑨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18年第八次集體學習上的講話,2018年9月21日。

責任編輯:黨史文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