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传媒在线,日韩国产天堂中文,九九夜夜操妹子,麻豆画精品传媒一区二区

四川黨史文獻網

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改革開放是發展內陸德陽的關鍵一招

  

  中共德陽市委黨史研究室  

  德陽是中國農村改革的策源地之一,是較早走出國門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的地區之一,是順應我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和因國家大工業建設基礎而建立的四川第一批地級市,是因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和縣域經濟而聞名的城市,是依托新區建設進行大開發大開放的城市之一,是入世后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城市之一,是在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中進一步提高開放程度的城市之一,是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之一,是“一帶一路”重要供應商。40年改革開放歷史證明,改革開放是發展內陸德陽的關鍵一招。放眼未來,因改革開放崛起的德陽必然因改革開放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一、40年改革開放實踐,德陽走出一條從貧窮到小康、從閉塞到開放的內陸城市崛起之路物不因生,不革不成。

  德陽地處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與川中丘陵交接地帶,既不沿邊,又不靠海,是典型的內陸地區,沒有通江達海的地緣和人文優勢,也沒有經濟特區和沿海開發區的優惠政策,但我們始終堅持以改革開放為統領,不斷探索不沿邊不沿海中西部內陸地區加快經濟發展的路子,趟出一條農業占主導向工業化城市化邁進、閉塞向開放蛻變、貧窮向富裕轉變的內陸地區崛起之路。40年彈指一揮間,我們用雙手書寫了德陽發展的壯麗史詩,創造了讓人驚嘆的德陽奇跡。大變則大效,40年改革開放,德陽大地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經濟總量從1978年10.2億增長到2018年預計突破2100億元,增長約205倍,由全省第6位躍升到第3位,年均增速達10.1%;人均GDP由1978年311元人民幣增加到2017年8236美元,跨入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1983年的不到2億元增加到2017年102億元,增長53倍,年均增長10.07%;產業結構從一二三蝶變為二三一;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017年為31609元,是2000年的4.65倍;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年達到15207元;公路里程從建市之初的1981公里到2017年8224.6公里,大件路、成綿高速、成德動車公交化等一大批交通設施建設把德陽人從“雙腳丈量”帶到“抬腿上車”;全市實現縣縣有高校,各類社會保險參保率超過91%,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政策范圍內住院費報銷比例超過75%?たh富則天下富,40年改革開放,德陽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獨樹一幟、成效明顯:從四川省1994年開始評“十強縣”以來,24屆中,旌陽17次上榜,廣漢14次上榜,什邡16次上榜,綿竹市14次上榜;2018年市委八屆七次會議提出實施縣域經濟提質升位行動,明確支持廣漢3年、什邡和綿竹5年重返全省十強縣,旌陽、羅江、中江升位晉位,再鑄縣域經濟新輝煌在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中緊鑼密鼓展開。有容則乃大,40年改革開放,德陽書寫了沖出盆地、匯入全球的開放華章:2017年,德陽完成進出口總額104.01億元,進出口總量連續多年居全省前列,產品遍布世界137個國家和地區,重裝產品遍及“一帶一路”沿線27個國家。全市外商投資企業135家,居全省第二,其中境外世界500強企業16家。中歐班列德陽現代物流港成為“德陽造”銷往海內外的大通道。成德同城、成綿一體實現建成城際半小時經濟圈,“鑿空”借船出海、通江達海通道。

  40年后的今天,德陽不僅是四川的德陽、中國的德陽,更成為世界的德陽。鑄鍛鋼制造基地世界最大、發電設備產量雄居全球第一、石油鉆機出口量全國第一、雪茄煙生產基地亞洲最大,是中國重大裝備制造業基地、聯合國清潔技術與再生能源裝備制造業國際示范城市、全國職教基地、中國名酒生產基地、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經濟總量中西部城市排名36,西南地區排名第6,四川排名第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西部排名第4;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位列四川第2,一個富裕開放的內陸城市在新時代正闊步向前。

  二、40年改革開放實踐,德陽形成一批敢為人先、勇立潮頭、可復制可推廣的內陸城市崛起經驗

  革而化之,與時宜之。40年間,國家和省多次把改革試點賦予德陽,德陽不負重托,創造經驗得到推廣和復制。廣漢金魚創造的包產到組成為四川農村改革的發端,與安徽小崗一樣是中國農村改革的策源地之一。廣漢向陽人民公社改掛出向陽鄉人民政府的牌子,成為全國第一個取消人民公社的地方,向陽成為中國農村改革第一鄉,全國人大調研后給予充分肯定。德陽建市后把戰略重點放在農村的同時,絲毫不放松城市經濟改革發展,在城市經濟體制改革中率先在四川推行企業承包責任制、廠長負責制,擴大企業自主權、實行利改稅和企業自負盈虧、探索企業兼并聯合,企業效益得到很大提高,改革首創在四川推廣。1992年省委把德陽列為四川省綜合改革試點市,2007年確定德陽為四川開展城鄉統籌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市,2007年7月,四川確定德陽實施擴權強縣試點,2010年教育部批準德陽為全國唯一高等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擔負的一項項改革試點對四川和全國的改革起了探路的作用、示范的作用和樣板的作用。2015年德陽被國家確定為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德陽堅持把全面創新改革作為“一號工程”,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的實施,形成創新裝備制造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等多條成熟經驗,推動智能制造集群化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經驗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探索大型國企改革扭虧脫困“中國二重模式”經驗被最高人民法院列為10大典型案例;探索專利權質押融資貸款模式通過國務院常務會審議,并在全國推廣;德陽發展職業教育經驗入選四川改革轉型發展10大典型案例。

  因而能革,天道乃得。40年德陽改革開放深刻啟示我們: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方向,在中央和省委堅強領導下,確保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為改革開放提供組織保證;必須堅持問題倒逼,通過警示老辦法行不通迫使我們進行創新;必須堅持解放思想,把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貫穿到推進改革開放的全過程,沖破舊思想、舊觀念、舊體制、舊制度、舊辦法的束縛,破解改革發展難題,提高改革發展能力;必須堅持干部自覺擔當,把擔當擔責壓緊壓實;必須堅持尊重群眾和基層首創精神,把基層群眾蘊藏的改革動力和創新智慧充分發揮好。

  三、新時代再出發,打造改革開放高地,展現一個走向全國、面向世界高質量發展的內陸德陽更加美好的未來

  今美于昨,明日復勝于今。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2018年春節前夕習近平赴四川看望慰問各族干部群眾,要求四川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市委八屆七次全會提出打造“四張名片”,其中之一就是“改革開放高地”,這對德陽改革開放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實踐證明,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改革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德陽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改革開放條件下進行。一要弘揚敢為人先的改革創新精神。雖然我們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要不斷跋山涉水。處在新的歷史方位,德陽改革發展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新時代再出發,建設更加美好德陽仍然有許多重大課題需要探索實踐,有許多新的領域需要開拓創新。唯有繼續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勇于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才能激發改革開放的強勁動力。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德陽要始終站在改革開放最前沿,扛起歷史責任,弘揚敢為人先精神,順應國際國內形勢,牢牢握住經濟全球化不同發展階段的重要戰略機遇,宵衣旰食、傲霜斗雪,推進改革開放,為全省全國提供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為全省全國樹立改革精神新標桿。二要蹄疾步穩推進全面深化改革。要推進夯基壘臺、立柱架梁改革,發揮比較優勢和潛在優勢,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在軍民融合、供給則結構性改革、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等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突破,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德陽經濟高質量發展和轉型升級。三要以全球視野推進開放。要跳出德陽發展德陽,以全球視野的開放倒逼改革,真正把德陽建設成世界的德陽。要著力構建開放通道,著力打造開放平臺,著力培育開放主體,著力拓展開放渠道,著力創新開放體制,著力優化開放環境,為內陸腹地變開放前沿打下堅實基礎。要深化成德同城、成綿一體等區域合作,推動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格局,在全國擴大開放中建成支點、走在前列。四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長,我們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位置,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智慧力量,從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的事情做起,從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著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現實的現實利益問題,增進人民福祉。五要書寫好綠色發展改革開放新答卷。要抓好綿遠河、石亭江、凱江“兩江一河”等沱江上游生態修復治理,因地制宜打造綠色城鎮帶、特色產業帶、美麗鄉村帶和文化旅游帶,讓綠色發展理念入腦入心,讓綠色產業強市富民,讓綠色城鎮山水相融,讓綠色家園美麗鄉村人人向往,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的增長點,成為展現良好形象的發力點。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發展進步永無窮期,改革開放永不止步。新時代新起點,我們要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以高度自覺推進社會變革和自我革命,聚集各方智慧和力量,推動德陽的高質量發展,推進德陽改革發展再上新臺階,創造德陽人民更美好的生活,創造德陽更美好的明天。

 。▓坦P人:馬聯松)

責任編輯:黨史文獻網